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被大人們灌輸一個古怪的想法﹕要昇中學﹐一定得擠進少林寺 。也許當時所有在北島就讀華小的學生都會有類似的願望﹕男的總是求神拜佛﹐希望在六年級檢定考試中取得標青的成績﹐以便擠進少林寺的門檻﹔女生則極儘所能﹐以考上尼姑庵削髮為尼﹐作為人生目標 。事到如今﹐我已忘了當初檢定考試放榜時﹐得知自己考獲五顆特優時的心情﹐但卻永遠不會忘記自己在報上看到被少林寺錄取時的那種雀躍!
在故事繼續發展下去之前﹐我想我有必要想諸位看官解釋解釋下這間所謂的 “少林寺” 是什麼冬冬﹕少林寺﹐乃是網友們為我的母校取的綽號﹕叫它少林寺並不是因為那裡的學生都是武林高手﹐純粹只是因為那裡的學生清一色都是男生 。這所謂的少林寺是一間座落在北島一條川流不息的大道旁的半津貼國民型華文中學 。進了大學後﹐我才發現
“半津貼國民型華文中學” 這個概念和物體只存在北方人的世界裡 。中原﹑南蠻和東洋人對這種學校體制感到非常陌生﹐因為那是一種介于他們熟悉的獨中和馬來學校之間的曖昧體﹔倒是很多人對我母校少林寺的大名略有所聞 。從這些外人的口中﹐我也知道外人眼裡的少林弟子普遍上都有囂張跋扈的 ‘氣質’ 。我不曉得那是因為我們 Islander 的島民心態在作祟﹐還是真的是少林弟子的獨有特質﹔但打從心裡﹐我還是不得不同意這些人對少林弟子的刻板印象﹐下面我將舉例說明 。
我花了六年的時間在少林寺修煉﹐至到大學先修班時﹐因為轉文科才換到附近的美猴王學校
(Monkey Boy School 翻譯成中文是 '美以美男子中學' )去 。在這六年當中﹐我在少林寺的表現一直是起伏不定的 。也許看官您已從之前的帖子中得知﹐我們一個年級大約有五百多個學生了﹔每一年﹐所有學生都會依據上一年的成績被派到分為四個等級的 14 個班級去﹕全級第 1 到第 160 名就會 secara rambang 地被派到四個 A 班中的其中一班去﹔第 161 名到第 320 名被派到 B 班﹐以此類推 。 由於每一個等級隔著大約 120 至 160 個弟子﹐所以﹐大部份少林寺的弟子們在這六至八年的求道生涯中都會被局限在某個等級中﹔而辨別同學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說 “他是 C 班的人” “他是 A 班的”之類 。
由於我的成勣起伏很大﹐又常常逗留在曖昧地帶﹐所以在六年當中﹐我曾流連於四個等級當中的其中三個﹐至到畢業﹐我都不曉得別人把我歸類為 A 班﹑B班﹐還是 C 班 。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我最不喜歡被派到 A 班 。記得高中三的時候﹐我的成勣又勉勉強強地擠進了 A 班﹐於是﹐我便向校方申請調換到 B 班去﹗校方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批下奏折﹐礙於所有登記工作與課程都上了軌道﹐最後﹐我還是安分守己地在 5SA2 完成了我的中學課程﹗
不喜歡 A 班的原因有二﹕壓力大是其一﹐另外一個則是因為 A 班的學生會在不經意間散發一種
“許純美上流社會” 的氣質﹔這也許是因為 A 班的學生會自以為自己是精英中的精英﹐所以態度便不可一世 。接下來﹐讓我告訴你一個有關 “兩隻孔雀” 的故事﹕
“ 先修班讀了一個月後﹐我便轉換到美猴王學校去修讀文科 。記得有一次﹐我回母校去﹐遇見了兩個高中三的同班同學 。於是﹐便理所當然地向他們報以微笑 。兩人先是互相對望﹐仿彿是在問 “是你的朋友嗎﹖”﹐然後﹐不謀而合地往後望﹐應該是在想 “他跟後面的朋友微笑吧﹖” 之類的﹐最後便目無表情地﹑留下發愣的我揚長而去﹗這個畫面隔了這麼多年﹐依然深烙在我的記憶裡 。 ”
還有一次﹐我在某人的部落格看到那人在討論一間名校的學生﹐不曉得為何當我看到 “囂張” 這兩個字時
(忘了正確的字眼是什麼﹐大概是這個意思)﹐便打從心裡認定那人是在談論吾少林寺﹔繼續看下去﹐便發現我的猜測是正確的 -- 那人確實是在罵我的學弟 。打從那天起﹐我更相信 “囂張” 是我母校產品的最佳代名詞 。
但話說回來﹐事情不能以篇概全﹐一根竹竿如果打翻整艘船的人﹐到最後溺斃的肯定是我﹗也許囂張的代表只有區區的幾巴仙﹐但就因為這幾巴仙的人在外作威作福﹐蒙羞的是整個少林寺 。而且很多時候﹐我們會 ‘忽略了’ 自己有多囂張﹐就象北島人常常因為地域情結發作﹐不自覺地自誇自己的食物有多棒 。當然﹐往往這些囂張的背後也是因為我們真的有幾把刷子
(哈哈﹐這麼寫應該也滿自大的 。沒辦法﹐江山易改﹐校性難移﹗)
六年的少林生涯中﹐開心有趣的事情蠻多﹔今天單寫 “囂張” 的 “前言”﹐就可以拖那麼長了﹐要把我六年學習生涯的苦與樂結集成文﹐那應該是一本很厚很厚的百科全書﹔也許他日有機會﹐再擇題聊聊 。
這些日子以來﹐少林寺為各行各業培育了很多出色的人才﹐當中不乏部落玩家﹐右邊的連結當中隱藏了好些少林武僧﹐其中
唤醒心中的巨人 和
4896 是和我同年進廟的師兄弟﹑
A Lost Note 是我師弟﹑
Greener Pasture 是師兄﹔還有﹐
檳城福建 的酋長好像也是少林弟子 。另外﹐何雲書軒﹑Foohouse 和 呼吸的七四七 的胞兄弟們也都是少林寺的武僧 。還有流連網絡世界時無意發現的
蘭陵齋 ﹑
坚持向黄家驹致敬﹑
也是同年進廟的弟子 和路人
甲﹑
乙 。
再過 10 年吧﹐我們少林寺便迎接創校 100 週年了﹔到時候﹐如果我和這部落格都還存在的話﹐我一定會為這個塑造我的學府譜一篇史詩 ~~
(如果我會寫詩的話)
Labels: 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