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0.06

哈囉﹐香港只有警察嗎﹖

我愛看電影﹐但很多朋友都知道﹐我的禁忌是港產警匪片 。我不僅僅不會花錢上電影院看港產警匪片﹐就連電視上播此類電影時﹐我也會閃回房﹐寧可做些有的沒的 。當然﹐這其實是近幾年來的事﹐而不看也不是因為他們拍得不好﹔相反的﹐我們常常看到此類影片在香港電影頒獎典禮中大放異彩﹐但香港的警匪片也未免氾濫得令人作嘔了吧!

當年﹐張清芳還在主持 《封面人物》 時﹐張艾嘉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我們看到很多現在的﹐尤其香港的電影﹐每一個男人出來﹐不是警察就是黑社會 。我常問他們說﹐在香港﹐真的沒有別的職業了嗎?” 。 因為我還滿欣賞張艾嘉的﹐所以﹐把該節目拷貝了起來 。當然﹐我的記憶沒那麼神準﹔為了寫這文章﹐追蹤這段話﹐我把節目調了出來﹐把句子 bulat-bulat 地抄下來 。

而我也曾就此事做了一個小小的測試﹐要朋友舉出五部當時浮現在他腦海中的港產片﹐發現當中約絕大部分真的離不開以警察﹑蠱惑仔和黑社會為主軸的影片 。當然﹐如果你先調出張姐那句話﹐效果就會不一樣﹐因為那麼一來﹐朋友就會故意舉一些與警匪無關的電影 。

談及港產警匪片﹐我們當然不能忘了當中的兩大鼻祖 -- 《警察故事》 系列和 《蠱惑仔》 系列﹐還有將兩道之間的爾詐我虞發揚光大的 《無間道》 系列 。單單今年﹐我們也就有了 《寶貝計劃》﹑《黑白道》﹑《龍虎門》﹑《鬼眼刑警》﹑《黑社會以和為貴》﹑《殺破狼》 等等﹔而近兩三年上映的 《黑社會》﹑《阿嫂》﹑《三岔口》﹑《神經俠侶》 ﹑《大事件》﹑《旺角黑夜》﹑《新警察故事》﹑《A-1 頭條》﹑《江湖》﹑《柔道龍虎榜》﹑《重案黐孖Gun》﹑《2004新紮師兄》﹑《大佬愛美麗》﹑《飛鷹》﹑《絕種鐵金剛》﹑《失鎗72小時》﹑《PTU》﹑《特警新人類》﹑《東京攻略》﹑《雷霆戰警》﹑《江湖告急》 和 《鎗王》 等也都以警察和黑社會的鬥智鬥勇大作文章﹐單單打名字就打到我手痠﹗而且這些例子都只是以警察和黑社會的故事為主軸的電影﹐若連主角﹑配角也硬硬噴上警察﹑黑社會的其他類型電影也計算在內﹐哇﹐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 -- 暈﹗

哎﹐親愛的香港導演們啊﹐我知道你們擅于描述警匪之間的惡鬥﹐但是﹐偶爾也得放這些忙碌的警察﹑黑社會﹐還有觀眾們一個假 。要不然﹐總有一天﹐海外的觀眾們會以為﹐香港除了迪斯耐樂園和海洋公園外﹐就只有 “傾數的咖啡館”﹑“劈友的街道”﹑醫院﹑警察局和監牢﹗那麼﹐還會有誰想到那裡渡假呢﹖想想看吧﹗

哦﹐忘了說﹐昨天我去看 《The Prestige》﹐還蠻精彩的!

Labels: ,

27.10.06

好險情人﹐生日快樂﹗

Miss Foo ﹐又名 PepC﹐是蘑菇梅的同學﹕因為蘑菇梅﹐我認識Miss Foo 。某年的情人節﹐我們仨玩過交換禮物的玩意兒﹐但是沒有擦出愛火花 。好險﹗ Ah Hock﹐Awan她兒﹐是我的現任及前任屋友﹐也是我的學弟 。 雖然貴為心理輔導師﹐但遇到牙尖嘴利﹑冰雪聰明﹐又愛講道理的我﹐卻常常反過來被我輔導 。我們同樣玩過交換禮物的玩意兒﹐但沒有交換成功 。事後﹐我的禮物已經送給了他﹐但他的還收著﹐可能打算自己用 。由於我們是聖誕節交換的﹐所以﹐一樣沒有擦出愛火花 。這比上面的哪個好險還好險﹗ 我的這兩任 “好險情人” 都在 1027 這一天長尾巴﹕Ah Hock 剛剛已經嘗過了小甜頭﹐Secret Recipe 的﹐今晚我們一夥人還會替他擺大壽﹔至於 Miss Foo﹐因為遠在家鄉﹐只有默默地祝福她越老越美麗﹐越老越風騷﹗

Labels: ,

26.10.06

無膽匪類

剛剛睜開惺忪的眼睛﹐○先生便打電話來﹐要我幫他解決三個問題﹕

“一﹐世界上有多少國家﹖”
“二﹐ITUNES﹐每首歌曲收費多少﹖”
“三﹐在馬來西亞要如何申請版權﹖”

又是版權﹖﹗一天前﹐文鋒起吾才談及這個話題﹐怎麼忽然○先生也對這件事那麼感興趣﹐而且還是 URGENT﹗莫非馬來西亞的音樂創作界想來個風雲變色﹖

哈哈﹐純屬巧合﹗但是﹐在這麼巧合的時刻﹐卒仔加孬種的我也只好避避風頭﹐暫時抽掉一些不該出現在這裡的東西 。

“什麼﹖這裡有什麼東西是不該出現的嗎﹖﹗”

我又想太多了!只是如果沒有想太多﹐哪來這麼多無聊的事情可以分享﹖﹗

Labels:

24.10.06

度秒如年難捱的離騷

也許真的是因為中了金曲獎最佳女演唱的詛咒﹐楊乃文自 2001 年發行了《應該》之後﹐便和陳建年﹑阿弟仔﹑那英﹑順子這些歌王歌后一樣﹐慢慢銷聲匿跡了 。而在這段空檔﹐稍微能夠填補 Faith 在我心中的空缺的就唯有蘇打綠 。 Faith 和蘇打綠有好一些相同之處﹕製作人林暐哲是其一﹐創作歌唱俱佳是其二﹐感情其三﹔再來就是滲透在兩人歌聲中的那種 “ngiao ngiao ngiao” -- 貓聲哭腔 (我自己發明的字眼﹐屌吧﹗) 。

剛剛下載了蘇打綠的 《小情歌》﹐一聽便十分呷意﹐有點欲罷不能﹐迫不及待想把它 PO 上來 。當然﹐我明白這裡有很多阿姨阿叔﹐不是每個都可以承受這種 “ngiao ngiao ngiao” 的聲音污染﹐於是﹐特地將它移上來﹔如果您老人家是怕貓一族﹐請自行關上音樂 。



這是一首簡單的小情歌 / 唱著人們心腸的曲折 / 我想我很快樂 / 當有你的溫熱 / 腳邊的空氣轉了 /

這是一首簡單的小情歌 / 唱著我們心頭的白鴿 / 我想我很適合 / 當一個歌頌者 / 青春在風中飄著 /

你知道 / 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 / 我會給你懷抱 / 受不了 / 看見你背影來到 / 寫下我 / 度秒如年難捱的離騷 /

就算整個世界被寂寞綁票 / 我也不會奔跑 / 逃不了 / 最後誰也都蒼老 / 寫下我 / 時間和琴聲交錯的城堡 /

Labels: ,

23.10.06

東邊妖方除﹐西傾巢而出

這個十月有點亂七八糟﹐剛剛過的星期六 (21號) 適逢印度人慶祝重獲光明的屠妖節﹐下個星期﹐西方極樂世界又要慶祝一年一度的萬聖節了 。東方這廂方除去危害人間的大魔王﹔下星期﹐林林總總的魑魅魍魎﹑山林鬼怪又要大鬧西方世界了 。幸好我們這裡只慶祝屠妖節﹐不流行萬聖﹐否則﹐可就死得人多﹗

但是﹐在馬來西亞﹐我們仍有雙佳節可以慶祝﹐因為剛剛送走印度同胞的 Diwali ﹐再過一兩天就是馬來同胞的開齋節 。接二連三的佳節喜慶﹐讓日夜為錢途埋頭苦幹的朋友們﹐終於可以停下腳步來歇一口氣﹐享受連續五天的漫長假期 。於是﹐屋友小福便趁機回馬六甲﹐而適逢親戚到訪的大隻平﹐也連續好幾天都陪親戚到處去逛﹐剩下孤苦伶仃的我獨守空閨﹐暗自落淚﹐哈哈﹗

這幾天的生活不外是吃喝拉撒﹐沒什麼好分享的﹐倒是有關屠妖節和萬聖節的由來有點精彩 。首先﹐讓我們看看屠妖節﹐或光明節﹐或排燈節 (Diwali)這個印度興都教徒最盛大的節日的由來 。有關此節日的出處來源繁多﹐其中最普遍的傳說﹐是為慶祝魔王 Narakasuran 被神主克利斯納懲殺 。 古時候﹐天神與大地女神生下的獨生子Narakasuran﹐被賦予神的力量和武器﹐但祂卻濫用權勢興建城堡﹐以殘忍的手段欺壓人民 。由於祂畏懼光明﹐留戀黑暗﹐故禁止民眾晚上點燈 。結果﹐有一見義勇為的天神便向神主 Krishna 申訴 。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魔王被女神 Satyabama 所殺 。聞訊的人民鼓舞歡騰﹐大肆慶祝﹐並燃起油燈﹐將整個城市點亮﹐慶祝這一個光明重生的時刻 。

而關於萬聖節﹐除了有幾個不同的名字外 ( 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Saints' Day 以及 Halloween) ﹐其來源在網上也流傳了數個不同的版本﹐看了還真讓人眼花繚亂﹐這裡摘錄了其中一個據說流傳較廣的﹕古代﹐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的西歐人被叫著德魯伊特人 。每年的十一月一日﹐這些德魯伊特人都會慶祝新年 。而在新年前夕﹐德魯伊特的年輕人就會成群結隊﹐戴著各種怪異的面具﹐拎著刻好的蘿卜燈﹐游走於村落間 。這在當時實為一種秋收的慶典﹐也有說是鬼節﹕傳說當年去世的人﹐他們的靈魂會在萬聖節前夕造訪人世﹔而人類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並對它們做出盛情的款待 。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為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離開人間 。於此同時﹐村民也會在屋前院後擺一些水果食品﹐喂飽鬼魂以避免它們傷害人類﹑動物或掠奪其他收成 。這習俗一直延續到後來﹐就變成了小瓜們為榨取糖果的一種 trick or treat

萬聖節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吉祥物 -- Jack-O-Lantern 。相傳有一個名叫傑克的酒鬼﹐曾設計將惡魔撒旦騙上樹﹐並在樹幹上刻一個十字架﹐讓撒旦進退不得 。於是﹐困坐愁城的魔鬼便和傑克協議﹐發誓從此不再前來騷擾﹐才得以脫身 。也因如此﹐傑克死後﹐天堂地獄都不歡迎他 。於是﹐魔鬼便給了無主孤魂傑克一小塊灰燼﹐讓他得以在黑暗的地獄路上﹐稍有光亮 。傑克將灰燼放入一個打了許多洞的菜頭當中﹐好讓它燒久一點 。從此﹐愛爾蘭人便用菜頭來製作所謂的傑克燈籠﹔但此風俗移民到美國之後﹐便改為以南瓜雕刻 。

怎麼樣﹐這兩個故事是不是比我的醉生夢死有趣多﹖﹗好啦﹐如果你的興都教徒﹐我在這裡祝福你 Happy Belated Diwali﹔如果你是馬來人﹐那我祝你Selamat Hari Raya Aidilfitri﹐Maaf Zahir dan Batin﹔如果你是洋人﹐希望你有個愉快的 Halloween 。但如果你是倒霉的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那你得再等兩個月﹐等冬至來臨時再說吧﹗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040700694
http://www.webtime.com.tw/flower/hallween.htm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02214511

Labels:

21.10.06

震衣神功

昨天傍晚﹐回公司補貨﹐不曉得何故竟又和前同事談及了 “震衣服” 的現象﹔好像是在研究 “嗲(dia) ” 字跟 “teh” 有沒有親戚關係時衍生出來的 。

縱觀馬來西亞華人林林總總的 “自我倉頡發音” 當中﹐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 “震” 字的氾濫使用 。記得當初在檳城時﹐浸衣服就是浸衣服﹐淹水就是淹水﹐泡在水裡面就是泡在水裡面﹐只是到吧生谷唸書後﹐這些字 (浸﹑淹﹑泡) 全都籠統地被重新歸類在 “震” 字旗下了 。我甚至還曾經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發音不准﹐但是翻閱了整本字典﹐卻始終找不到震衣服﹑震水或震在水裡面的 “震”﹐到底是哪一個 “震” 字 。

我可以接受你因為眼睡找沒有床﹐而在某個角落打盹﹔也可以原諒你說話一告告﹐不可以把簡單的事情解細清楚﹔但是﹐不曉得為何我就是不能忍受這種 “震衣服” 和 “震水” 的武功 。每次朋友發出這種大海無量的震水神功時﹐我都會按捺不住﹐想糾正 。其實﹐我到目前為止﹐還不是很確定自己是不是當初讀書時﹐不夠專心而 miss 掉了 “震” 這個字﹐但是在沒有語文專家出來糾正我之前﹐我只好充當專家了 。

你如果是廣東人﹐而把 “浸” 字讀作 “震” 還情有可原﹐因為 “浸” 字的粵語發音好像是 “zham” 之類的 。但如果你是福建人﹐卻還把 “浸” 字讀做 “震” 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因為 “浸” 字的閩南語發音是 "Jinm"﹐直接 “翻譯” 成中文﹐也應該離 “浸” 不遠﹐而不會走著走著﹐就繞到 “震” 音去的﹗

無論如何﹐這件事還是可以解釋的﹐因為我不排除我的朋友們﹐小時候曾被送上嵩山﹑峨嵋﹑武當﹐學過什麼蓋世武功 。若真是這樣﹐他們當然可以靠武功﹐把衣服 “震” 乾淨 。只是他們到底怎麼呼風喚雨﹐令整個大地 “震水” 的﹐我想﹐窮我一生苦心鑽研﹐應該還是無法弄明白﹗

Labels:

20.10.06

詭絲

詭絲﹐一部異與平常的鬼片﹕首先﹐難得鬼片的迷信因素竟比科幻元素來得少﹐而且﹐電影也不再一昧地用出其不意的神出鬼沒和駭人的音效來唬人 。這一次﹐我們終於看到﹐原來﹐鬼片也可以劇情重於效果 。當然﹐我這樣說﹐並不是表示說﹐它完全沒有以聲色來唬人 。其實﹐電影的開頭有好些鏡頭還是蠻嚇人的 。但之後﹐故事的懸疑部份便慢慢取代了驚悚的部份 。一如大部份的恐怖或懸疑電影﹐主角慢慢走向揭開真相的旅程﹕孩子是誰﹖怎麼死﹖葬在哪裡﹖誰是兇手﹖其實﹐幾乎所有問題的答案都交由張震去剝繭抽絲﹐其他角色如同虛設﹐坐著等死而已 。

對我而言﹐片中最大的驚喜莫過於飾演鬼媽媽鄭純的萬芳 。當鄭純在鬼孩子的學校操場向鬼孩子招手那一刻﹐我已察覺那身影有點熟悉﹐仔細一看﹐果然是金鐘影后萬芳 。林小姐*1 在片中的對白不多﹐好像只有一句﹐但是飾演的鬼媽媽角色確是恰到好處﹔而張震和林嘉欣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 。

其實﹐我不擅寫影評 。看電影﹑寫部落純粹為了娛樂﹐所以﹐請別把這幾行文字當影評看待 。只是想在這裡告訴你﹕詭絲﹐這部鬼科幻片還不錯﹕有故事﹐有懸疑﹐又不會太過恐怖 。週末有空﹐可以帶你的另一半去看﹗

*1 萬芳姓林

Labels: ,

19.10.06

"Beta yang bersalah!"

無獨有偶﹐接二連三用了馬來文做標題﹐但別擔心﹐此處並沒有被政府勢力滲透﹐本王子也沒有歸順回教之意﹐純粹因為馬來標題比較夠勁﹐可以較有力地詮釋這兩段文字 。 而且﹐出現在標題的 Beta 並不是馬來文 “朕” 的意思 ﹐而是近期 Blogger 新推出 Beta Version 。

上星期﹐嘗試了這個新鮮出爐的產品後﹐便慢慢發現它有許多暇疵 。甫一轉換為 Beta﹐sidebar 所有鏈接頓時變成亂碼 。幸好﹐我之前做了拷貝﹐所以﹐只需把所有有問題的 html 貼回 template 就行了﹐問題不大 。但是﹐回頭一看﹐留言裡的好些中文名字也都變成了脫韁的亂馬﹐而這個問題則暫時還沒找到解決方案 。

再者﹐換了 Beta 後﹐每次留言﹐明明已經以 Username 登錄了﹐但它竟然還要求你再次以 Gmail 的戶口登錄﹐然後還直接進入 Dashboard ﹐搞到連打好的留言也不翼而飛﹐得重新回到該部落﹐再打過一遍﹗

無論如何﹐這畢竟都是自家的家事﹐與人無關﹔衰就衰在 Beta 版本的 Blogger 可以置放標籤﹐但是我卻不曉得這個看似也是自家事的冬冬竟然犯到人家門前的河水了﹕

那天﹐我為之前的一些舊文獻置放標籤後﹐一如既往到 Blogsgator 去看看有沒有精彩的新文章﹐結果﹐發現那裡盡是我的舊文獻 。由於 Blogsgator 不是我公公開的﹐所以﹐我沒辦法把它變回正常 。之後﹐我便發現我新發佈的幾篇文章﹐在 Blogsgator 絕跡了﹗後來的後來﹐又發現連人家的 Google Reader 也被它搞得好像在辦我的私人展覽﹗結果﹐當然是道歉連連啦﹗

其實﹐說到底﹐這全是 Beta 的錯﹐與本王子無關 。本王子衰就衰在聽信讒言﹐採用了亂七八糟的 Beta version Blogger﹐搞到最後﹐自己竟然變成了過街老鼠 。

總而言之﹐Beta 不是什麼好東西﹐如果你還沒有被騙﹐請暫時按兵不動﹐免得到時被它搞得欲哭無淚﹔至於那些已經上了賊船的人﹐只好求神拜佛﹐希望它早日安定下來﹐好讓我們可以有一頓舒服的安樂茶飯﹗

Labels:

17.10.06

殭屍大鬧雲頂

嘿嘿﹐這個蒙面超人的把戲將會慢慢變成這個部落格的特色之一﹗朋友問我﹐既然愛炫﹐幹嗎故弄玄虛﹐不肯露臉 。

首先﹐我放照片不是因為愛炫,而是因為我覺得﹐有時候﹐照片可以彌補文字的不足 。英文不是有一句名言﹐說什麼 “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 的嗎﹖是不是這個意思﹖就是這個意思﹗更何況我也是因為有人投訴說﹐我這裡沒有養眼的圖片﹐才局部進行改革的 。除了之前提出的低調的虛榮﹐放照片跟愛不愛炫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明白嗎﹐林先生﹖

再來﹐就是因為自己做人低調﹐不想因為相貌曝光而令部落格的點閱率暴增﹐所以﹐忍痛遮住了俊俏的臉孔 。抱歉﹐有點反胃﹐想上個廁所﹐請你先看看照片﹕
以上兩張照片﹐一是在 八月中秋山林涼 時拍的﹐另一張則是看完 所謂的林憶蓮簽唱會 後在 Genting First World 的時代廣場的摩天輪前拍的﹗哦﹐忘了補充﹐額頭那一片不是什麼神符﹐是 “呼吸林憶蓮 相信好聲音” 歌唱比賽的入門券﹗

看,票根上明明寫著歌唱比賽,怎麼王先生說是簽唱會?!

Labels:

夜色無邊

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不夜城 。已是半夜三更﹐酒店大廳﹑走廊﹑室內游樂場﹑戶外的馬路上﹐花園﹐還有各個旮旮旯旯﹐依然熙熙攘攘﹐衣香鬢影﹐人潮絡繹不絕 。

每個人的臉上掛著兩種典型的表情﹐一是雀躍開懷的﹔要不﹐就是眼睛充滿血絲的倦容一副﹗所有的失意與悲傷﹐仿彿被那五彩絢麗的燈光和此起彼伏的喧鬧聲掩飾得蕩然無存 。我﹐一個人穿梭在絡繹的人群中﹐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

上星期﹐到 Karak 喝完喜酒後﹐朋友便建議到雲頂吹吹風﹐其中兩人的醉翁之意﹐則是希望可以賭賭運氣﹐把包給新人的利市錢給贏回來﹐如果可以賺到老婆本當然更好 。但是﹐上到賭場後﹐才發現當天的賭注比平日多一倍﹐於是﹐兩人一起打退堂鼓﹔晃了沒一會兒﹐便會酒店睡覺了﹗

這個星期﹐由於家鄉好友老王參加林憶蓮歌唱比賽進入半決賽﹐於是﹐我和屋友便再度上山捧他老人家的場 。早上﹐來自全馬四個地區的 20 位代表在雲頂 First World 的時代廣場一較高低﹐選出了 5 強﹔晚上﹐林小姐本尊親自出席﹐擔當該比賽的評審 。朋友說他拿到風水位的票﹐我便召集了四條瓜上山去捧場﹗

結果一﹕老王半決賽時失水準﹐無緣在他偶像面前獻唱﹗

結果二﹕當晚的 “所謂林憶蓮簽唱會” ﹐雖然參賽者和表演嘉賓唱了很多林小姐的歌曲﹐但是﹐林小姐只哼了六句﹕ “如果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至少还有你值得我去珍惜﹐而你在这里就是生命的奇迹﹐也许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记﹐就是不愿意失去你的消息﹐你掌心的痣我总记得在那里” ﹐而且還是在該比賽冠軍和現場觀眾的起鬨才促成的﹐早知道去看潘越雲好了﹗

還好﹐此次的旅程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的﹕

收穫一﹕我們在雲頂戲院看了寶貝計劃﹕馬幣10令吉可購得普通戲票﹔而我們付的15令吉﹐可坐 Osim 按摩椅﹑吃爆米花﹑Kit Kat﹐還有一瓶礦泉水﹐真是物超所值﹗

收穫二﹕大隻平賭博賭到天亮﹑賭到不清楚自己姓什麼﹐終於﹐贏了幾十塊﹔而老王他哥老老王﹐聽說也靠老虎機撈了不少油水﹗

收穫三﹕老王雖然失意於歌唱比賽﹐但是臨走前﹐還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矯健身手﹐擄掠了林憶蓮夜色無邊演唱會的巨型海報 。之後﹐雖然有人想依樣 “偷” 葫蘆﹐但是卻被保安給攔了下來 。海報拿回房間後﹐仔細端詳﹐竟然發現它錯處連連﹐考考你眼力﹐看看你找不找得出來﹗

當天半夜在雲頂散步時﹐靈感猶如泉水般源源不絕﹐一行行的稿不斷地敲打在腦海裡﹐可惜回來後﹐只剩下這些零零落落的字句 。哈哈﹐我這架老了的 CPU 有點不中用了﹗

Labels: ,

13.10.06

Jumaat takpe, polis tak kacau

打扮得像 Wear Prada 總編的 Gender 教授今天請病假 。由於沒有事前通知﹐所以﹐學生們都準時出席 。於是﹐千里迢迢由 Subang 趕來上課的 Elaine 便建議我和 Chiew 到附近的麥記去吃brunch 。

我們三人吃完早餐﹑聊完天﹐準備回家時﹐已超過了平時的下課時間 。其實﹐說聊天有點不公平﹐因為實際情況比較像是 Chiew 在發表演說﹐我和 Elaine 偶爾附和﹑並適時的給與意見而已 。當然﹐故事的重點不在 Chiew 或那些無聊的聊天內容﹐畢竟那只是一些心理學研究生老生常談的無聊話題和抱怨 。

故事的開始是聊天的結束 。12 點多﹐Chiew 接了一通電話﹐便匆匆結束了話題﹐準備去接她的寶貝兒子和女兒﹔而我也掃掃屁股﹐準備離開麥記 。

推開麥記的玻璃門﹐遠遠看見我的老鐵馬時﹐我心裡便油然昇起了不詳的預感 (純粹為了增加劇情張力才這麼說) 。走近一看﹐果然﹐鋼盔不見了!

由於我這人心很粗﹐所以﹐一開始還以為可能是我自己落在麥記裡面了 。但是麥記不大﹐沒一下子﹐我便知道當天出狀況的﹐不是我的心﹐而是馬來西亞的治安﹕鋼盔comfirm 被人順手牽羊﹗此時﹐剛好站在門口的麥記店長也說﹐那裡常常發生鋼盔﹐甚至是整輛電單車失竊的事件 。

我是典型懦弱怕事﹑沒有公民意識的老百姓﹐所以﹐沒有報警﹔只求趕快在附近找到摩哆店﹐買粒鋼盔回家去﹗但是上天既然想跟你“玩野”﹐當然﹐不會這麼容易就放過你 。找遍整間 Warta 購物中心﹐再巡視完幾排店屋﹐始終沒有找著 。 於是我便回去麥記﹐向那店長求救 。過程其實還有少少劇情﹐但在這裡省略了﹐直接講重點﹕

麥記有一個夥計知道我的遭遇後﹐便告訴我﹐距離那裡大約十分鐘路程的一個地方有一間摩哆店﹐那裡有賣鋼盔 。說完﹐便叫我自己坐電單車去買 。那店小二好像看透了我的心﹐對著臉上略有難色的我說﹕“Jumaat takpe﹐polis tak kacau﹗”

他那一句話﹐好像給了我一劑強心針 。我中了邪似的﹐乖乖坐上單車﹐朝著他說的方向去 。沿途經過一間清真寺﹐發現確實有很多馬來人赤手空頭﹐不戴鋼盔﹐乘著單車走在附近的街道上 。

原來﹐星期五是禮拜日﹐在馬來西亞﹐真主比法律還大﹐所以﹐一些無聊的交通規則是可以罔顧的 。所以﹐下次﹐如果你看到有人想偷你的鋼盔﹐請他等到星期五再來偷﹐因為那樣﹐你才可以光明正大的﹐不戴鋼盔坐單車到附近的摩哆店去買新鋼盔 。但是﹐如果萬一你不幸被抓了﹐可別向警察伯伯供出﹐是我告訴你 "Jumaat takpe﹐polis tak kacau" 的﹐因為我也是聽別人說的﹗

Labels:

12.10.06

車﹐太炫了﹗

每每朋友想向我強調學車的重要性時﹐都會提出極其極端的例子 。記得某次夜宵時﹐施姓友人問我﹕“如果一天﹐你鄰居陣痛要臨盆﹐但不能自己駕車去醫院﹐找上你﹐那你怎麼辦﹖”

我說﹕“我們又不是住在荒山野嶺﹐她可以找別的鄰居呀﹗更何況她如果真是我鄰居﹐明知道我不會駕車﹐卻硬硬找上我﹐與其說她看得起我﹐不如說她想來找碴﹖”

“以目前的狀況﹐不可能整個城市為了說服我學車﹐而特地學諸葛孔明擺個空城計那麼用心良苦吧﹖﹗還有﹐她老公﹑父母兄弟姐妹也都也死光了嗎﹖再不然打電話到醫院﹐救護車該不會見死不救吧﹖如果情急﹐其實﹐我不介意用電單車載她到醫院 。要不然﹐她大可學習 《茉莉花開》 的章子怡﹐在大馬路旁上演馬路臨盆的戲碼﹐既壯觀又有紀念性﹗”

這邊廂才解決一件棘手的迷離案件﹐另一廂﹐許姓的友人又問我﹕“如果你坐朋友的車到野外出游﹐走到荒山野嶺﹐朋友忽然受重傷﹐得馬上送醫院急救﹐那你該怎麼辦﹖”

“打電話呀﹗”

“沒訊號呢﹖”

“沒有訊號的話﹐那只好等貴人或神仙經過﹔如果什麼東西都沒有﹐那也許是他的死期已到﹐我頂多在他喪禮時﹐包多點帛金給他便是﹗”

我不明白為何我活在這個文明的世界﹐每每一定會是我遇到那種災難電影才會出現的劇情﹐而且當時一定是荒山野嶺﹑四下無人﹐只有一輛 “道具” 車在那兒 -- 劇情一定是像朋友們安排好般山窮水盡﹐唯一的求生工具就是汽車﹗好像他們是 Survivor 的主持人﹐而我就是倒霉的參賽者﹗

當然﹐做我的鄰居或朋友的也都很倒霉﹐因為有幸撞到 76 年才出現一次的掃把星的他一定會在杳無人煙的鬼域出事﹐而不會駕車的我﹐只能站在一旁﹐眼睜睜看著他死去﹗

其實﹐有些時候我答得不耐煩了﹐便會問朋友﹕ “我學過CPR 急救﹐你學過沒﹖在生命危急的時候﹐CPR不是比駕車更性命攸關嗎﹖”

這招對大部份想逼狗跳牆的野孩子還蠻有用的﹐因為擁有無敵的駕車能力且才華洋溢的他們總是漏掉了CPR 這門無聊的學問﹗

其實﹐我現在的生活過得很好﹐欠缺的東西不少﹐汽車暫時沒有在候選名單內﹐為何大家一定要用大家的慣性生活方式套在我身上﹖也許偶爾﹐下雨天﹐騎單車會有那麼一點不方便﹐但是我還是有其他 alternative 的﹗

很多人都告訴我﹕“有了車你就會方便很多。” ﹐每次催眠我的時候﹐大家都會一昧地吹捧學車﹑駕車的好處﹔好像駕車是百益而無一害的﹗但是﹐怎麼私底下﹐脫下 “汽車銷售員” 的面具後﹐大家卻又很有默契地在抱怨供車﹑塞車﹑汽油漲價﹑過路費調高的問題﹖﹗怎麼白天賣完汽車﹐晚生又在夜市擺攤子賣矛﹑賣盾﹖﹗

所以﹐某次﹐我便帶點責備的語氣對某個倒霉的友人說﹐那其實是垂死掙扎的溺水者企圖拉多一票人下水的心態﹗這些人﹐口裡一直罵政府調高油價與過路費﹐每天因為塞在車龍裡而漂白了頭髮﹐但眼看你活得自在的﹐心裡不是滋味﹐便百般地說服你加入這個白髮魔女的行列﹗

其實﹐人類都不曉得自己有這種 “天誅地滅” 的心態 。試試回想﹐從前唸書的時候﹐你是不是偶爾會問你身邊的朋友﹕ “功課做完了嗎﹖” “考試準備好了沒﹖” 而每次聽到否定的答案時﹐心裡是不是會如釋重負﹐甚至暗自開心﹖怎麼我們會因為好朋友沒做完功課﹑沒準備考試而暗自開心呢﹖想想吧﹐也許你會發覺這 “拖人下水” 的 theory有它的道理在﹗

朋友告訴我﹕“汽車是生活必需品” ﹐但是我們陳家三十年來沒有汽車可駕駛﹐卻依然活得逍遙自在﹐所以﹐請原諒我無法理解 “必需品” 這字眼該用怎麼個詮釋法﹗

學車﹑買車需要一筆錢﹐而我只是個寒窗苦讀的窮書生﹐哪來多餘的銀子可以投資在汽車和汽油身上﹗所以﹐偶爾﹐我難免會懷疑大家叫我學車買車的真正意圖是﹐想炫耀自己的經濟基礎有多扎實﹗

記得我之前曾經借用心理學家 Abraham Maslow 的 Heirarchy of Needs 來解釋人們寫部落格的心態﹐今天﹐我也要用同樣的模式來破解 “汽車是生活必需品” 的迷思﹗會說出 “汽車是生活必需品” 的人﹐其實難聽一點來說﹐就是不懂民間疾苦的紈袴子弟﹗許多島國因為土地有限﹐都會儘量減少使用汽車﹐而貧窮國家的老百姓們更以電單車或自行車來代步﹐這些人還不是活得好好的嗎﹐難道有車人士就比他們多長了一隻眼睛﹑一隻耳朵不成﹖﹗ 什麼必需品個屁﹗

而且﹐如果汽車只是為了代步那麼簡單﹐為何三不五時﹐身邊的朋友都在琢磨著何時籌夠錢﹐更換更美更豪華的汽車﹗所以﹐那一次﹐我就以心理學和經濟的角度向許姓朋友分析﹐汽車是如何扮演好虛榮的工具﹗

說汽車是基本生理需要 (Physiological Needs) 的一部分﹐打死我也無法苟同﹐但是我可以承認它作為一個完成安全需要 (Safety Needs) 和尊重需要 (Esteem Needs) 的功具的價值﹗實際上﹐鐵包肉的汽車卻是比肉包鐵的電單車來得更有安全感﹔而且晴時可以遮陽﹐陰時可以擋風遮雨﹐此為安全需要﹗至於尊重需要﹐典型的馬來西亞公民在出來社會工作後﹐一定會遵循社會訂下來的程序生活﹕買車﹑買房﹑找老公娶老婆﹐生孩子﹐然後等死﹗從這點﹐其實﹐我們可以看出社會壓力在學車﹑買車這方面扮演了隱形﹐但舉足輕重的角色﹗買車﹐在某種程度像是在跟周遭的生活環境宣誓﹕“我真正長大﹐有經濟能力了﹗” 而一個人買的汽車款式﹐更能顯示出自己到底 “長多大” 了﹗當初﹐Ekonomi*1 老師解釋 barang mewah*2 時﹐不也是用汽車來做例子﹖

雖然辯論時﹐朋友們總說汽車只是一個代步工具﹐但是當你聽到朋友們無時無刻不在討論著最新款式的豪華轎車以及何時可以換車時﹐你其實清楚明白﹐汽車不會只是安于 “必需品” 這個位置的﹗它是一道經濟獨立的門檻﹐是一個標榜著個人地位的辨識工具﹗而我目前只是一芥窮書生﹐什麼獨立門檻﹑辨識工具對我而言﹐暫時沒有太大的意義﹗沒有汽車﹐我依然過得很好﹐請不要以你的生活方式來困擾我﹐雖然﹐偶爾﹐我會相信你是出於一片好意﹐但是也許你不了解世上有一種說法是﹕“好心做壞事﹗”

記得教授常說﹕“人們最不喜歡聽心理學家發表偉論﹐因為心理學家喜歡揭人們的瘡疤﹗” 很多時候﹐這些瘡疤是潛意識的﹐所以﹐要看明白﹑要虛心受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如果你對我的 “虛榮原理” 感到質疑﹐甚至有少少反感﹐那就當作一陣狂風呼嘯而過算了﹗雖然不是每一個心理學家的說法都可以成立﹐而我的分析也許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卻不失為一個自我檢視的方法﹗

我想﹐也許哪一天﹐時機到了﹐說不定我也會迫不及待﹐想加入白髮魔男的行列﹔但在這之前﹐請大家耐心等候﹐別再問我什麼時候學車﹑買車了﹗太監不煩﹐王太子也會覺得煩﹐OK﹖


*1:經濟
*2:奢侈品

Labels: ,

7.10.06

今年中秋好﹐朦朧

今年中秋的月亮﹐並沒有好像傳說中那樣分外明﹐因為馬來西亞的天空被一縷縷一縷縷一層層一層層一重重一重重的燒芭煙霾給淹沒了 。

還好﹐有朋友們的捧場﹐縱然少了十五的月光﹐我們的小小糖果屋依然蓬蓽增輝 。當然﹐功不可沒的還有那一顆顆把我們住家點綴得好似靈堂的燈籠﹗

出席月光會的人不多﹕除了常客蜻蜓﹑逆光飛行﹑﹑依玲和傑倫外﹐還有遠道從北島下來赴宴的妮可潔曼和我的四個馬來同學 Aida﹐Ina﹐Intan 和 Shyan﹐剛剛好湊足十個﹔再加上我們三個東主﹐總共 13 人﹗我們13 人雖來自馬來西亞各個不同的州屬城鎮﹐但都是或曾是國民大學 (UKM) 的學生﹐而當晚的其中一個重點新聞便是我們的大學終於擺脫二奶命﹐在最新出爐的世界大學排名中擠下了一直高高在上的蛇廟 (UM) 。這個新聞﹐如果放在其他月光會也許不會那麼振奮人心﹐但由於我們 13人中的12人是 UKM 的學生﹐所以﹐大家為此事顯得特別興奮﹔這也算是今年中秋佳節的一個佳音 (請原諒我們的幼稚﹗)

但真正的中秋高潮並不是大學排名﹐也不是讓人食指大動的佳餚美食﹐而是集合了鄰家小孩們的中秋燈籠大遊行﹗關於屋友阿福仔如何召集到鄰家小孩一事﹐至今仍是一個謎 。不過﹐一直以來﹐阿福仔都是一個相當 “濫交” 的人﹐所以﹐區區幾個黃毛小丫頭﹐絕對難不倒他﹗我只知道﹐當我們還在忙著把燈籠穿進燒烤棒子中﹐點燃燈籠的當兒﹐阿福仔已在屋外和一群小朋友們起鬨﹐催促著我們趕快出游了﹗而我那四個馬來同學們對此次的燈籠大遊行也顯得特別興奮﹗

Aida 說她小時候﹐住在華人新村﹐每每中秋來臨﹐鄰居總會邀她共襄盛舉 。而他們總是一邊提燈籠﹐一邊哼唱著那 "lang-ah-lang﹐gia-teng-lang" 的童謠﹗

說來慚愧﹐當晚﹐我們 13 個華人﹐全都忘了那提燈籠的歌謠怎麼唱 。我想﹐它已經隨著我們成長的腳步﹐還有時代的變遷而慢慢走遠了吧﹗雖然多了那麼一點點的遺憾﹐但我們還是在一片說說笑笑聲中﹐遊完了花園﹐也為當晚的月光會劃下了完美的句點﹗但願明年中秋﹐我們這群童心未泯的老頑童們依然可以齊聚一堂﹐一起賞月﹐一起吃月餅﹐一起提燈籠﹗

不好意思﹐印尼吹來的煙霧把照片弄得灰矇矇的﹐唯一慶幸的是﹐影中人臉上都掛滿了如十五滿盈的月光般燦爛的笑臉 。我想﹐那就夠了﹗

Labels: , ,

5.10.06

淑勤的抒情時間

這篇稿換了三次題目﹐改了三四次開場和內容﹐還是沒有辦法理出一個像樣的呈現方式 。若不是之前答應 leow 會有這麼一篇文章﹐我想﹐它應該早就被我自己投籃了﹔而我也不必為此傷透腦筋﹗

716 那天寫了那把曾经抚慰我心的歌声﹐介紹三位我蠻喜歡的女歌手﹔城市民謠歌手曾淑勤是該 post 的重心人物 。雖然文章寫得有點爛﹐但是該文字對 喂﹐飛了﹗ 有著特定的意義﹕這個曾經幾乎荒蕪的廢墟﹐因為那篇介紹曾淑勤的文章﹐引來了此部落格兩個重要的口水班主﹔而這兩個班主也相續為此廢墟引來了另一批豪客﹐所以它算是此部落格的其中一個轉捩點﹗有鑒於此﹐也因為客人們對曾小姐的厚愛﹐於是﹐我便口爽爽﹐下巴輕輕的應允說會寫一篇續集 。不知不覺﹐距離該文章已將近三個月了﹐但是﹐稿還是處於草擬的階段﹕起了個頭﹐便無從延續下去﹔看來如果真要等到靈感再次來訪﹐也許已是百年之後的事了 。所以﹐昨天﹐自己又放下狠話﹐說這幾天會讓那篇文章原汁滋原味的重見天日 。

只是剛剛大略看了一遍當初的草稿﹐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慘不忍睹﹗”﹐於是﹐便大義滅親﹐刪掉了其中兩段亂七八糟的文字﹐再寫了這個羅哩叭嗦的開場﹐只是現在又遇到另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怎麼把開場連接到內容那兒去﹖﹗

哦﹐就說﹕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今日的主題﹕

其實﹐當初著筆書寫曾淑勤決非心血來潮之事﹕因為 716 當晚﹐曾小姐應大馬娛協之邀﹐到人首獅身購物商場的海螺民歌餐廳去談唱﹔早上﹐重新溫習她的歌曲時有感而發﹐便寫了那一篇文章 。

而原本報上註明只公開給傳媒和音樂創作人的 [勤聲意動] 談唱會﹐也許因為反應 so-so﹐或消息流傳得不夠廣﹐所以﹐等閑之輩如我和我朋友也得以乘虛而入 。

闊別馬來西亞 12 個年頭的曾淑勤是一個很愛唱歌的人﹐口一開﹐便一唱不可收拾 。原本預定在晚上九時結束的談唱會﹐竟因為淑勤意猶未盡地一唱再唱﹐不肯交場﹐而拖到十點﹐唱足了兩個小時半﹐幾乎把她的所有經典名曲都唱完了﹕《愛情外的路人》﹑《不再等待天堂》、《孤單又自由》﹑《魯冰花》﹑《客途秋恨》﹑《裝在袋子裡的回憶》﹑《纏綿》﹑《一個人游游蕩蕩》﹑《怕黑的孩子》﹑《空空的來滿滿的走》 等﹐還有別人的經典名曲﹐如 《驛動的心》﹑《Tears in Heaven》 以及的莊奴老師的作品串燒 (不是我的年代的事﹐希望沒聽錯) 。

除了出色的現場演唱功力﹐曾淑勤的談笑風生以及對現場粉絲的有求必應﹐也讓這個談唱會變得暨精彩又溫馨 。最後﹐送上一小段 《愛情外的路人》 現場錄影﹐一飽您的眼耳福﹗

(抱歉﹐最後的最後﹐竟然無法 upload﹐也許因為檔案太大)

Labels: ,

4.10.06

人到中秋分外忙

八月和七月一樣大﹐同樣有卅一天﹐所以﹐我已經將近五天沒有發表新的演說了 。接著下來的這幾天應該會更忙﹕明天得做完手頭上的 《紅拂女》 (悄悄告訴你﹐舒琪真的很正) ﹐然後回舊公司補貨﹔星期五 gender 有 presentation﹐但是由於回收的問卷不足﹐男女各欠四份﹐所以暫時無法開始分析 。日期慢慢逼近﹐我仿彿看見牛頭馬面的牛角和馬耳朵了 。前晚打了六通電話﹐向朋友緊急呼救﹐但是截止今晨兩點卅八分﹐只有一個人真的信守諾言﹐回了我的問卷﹔我仿彿又瞧見了牛的眼睛和馬的額頭﹗如果 Insya-Buddha﹐星期五可以順利做完 presentation﹐還要為當晚的月光會籌謀兼綢繆 。狂歡一番後﹐天七早八早還得趕去 Karak 當前室友的 “兄弟”﹔晚上喝完喜酒﹐也許跟大夥兒上雲頂吹吹風﹐要不然就是立刻就趕回北島﹐因為星期天晚上在家鄉還有一場夜宴得赴﹗

一口氣寫完上面的段落﹐雖然沒有流到口水﹐但是還是覺得有點渴。於是﹐放一個句號﹐先斟一杯水喝 。

有時﹐我還蠻佩服自己的﹕雖然不務正業﹐但還是可以用零零碎碎﹑可有可無的瑣事把自己搞到好像很忙碌的樣子 。也許因為身邊的人每天都在喊忙﹐所以﹐偶爾也得假裝自己有幾千萬幾億的生意要處理﹐以便心裡不會因為自己終日游手好閑﹑無所事事而深感內疚 。

哦﹐剛剛下午聽戴佩妮時﹐想到曾小姐的 case 也該 close 一 close 了 。 雖然文章有點半天吊﹐但我明白知道那已經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所以﹐乾脆原滋原味地登出來好了 。 再等一兩天吧﹗

由於接著下來的這幾天可能真的會忙得連自己的性別也分不清楚﹐所以﹐我想我應該效仿機師小姐﹐先在這裡祝大家﹕ “共蟬娟﹐共此時”﹕

如果你覺得中秋佳節是為哀悼嫦娥獨守廣寒宮或紀念 “八月十五夜起義” 一事﹐那我會不好意思在這麼掃興的節日裡﹐祝你快樂﹔只希望傷心奮鬥之余﹐你要懂得照顧自己﹕秋涼﹐外出﹐記得多加一件外衣﹗但是﹐如果你是個典型的 hedonist 都市人或貪圖月圓人團圓的老百姓﹐那我必須大聲地祝你一句﹕“中秋節快樂” !

( 編10月6日按﹕原來現在已經是十月了﹐竟然沒有人提醒我是﹕“九月小﹐與上一篇文章相隔四天而已﹗” )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