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06

抵死的 kinkyskiny

我逛過許多亂七八糟的部落﹐也有過幾秒的衝動想把他或她或它的部落 link 到 好站﹐好讚﹗﹐但那僅僅維持數秒的高潮讓它們最終成為這一欄的絕緣體﹐直到我遇上﹐也終於讓我明白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真正意思﹔更可怕的是在那兒留言的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燈﹐說的話一樣會讓略為保守的你的額頭不知不覺地流下三條長長的線 。 如果你自覺自己的膽識還不錯﹐就勇敢地按下前面那兩個紅色的他﹐讓他帶你上天堂住套房 。最後﹐祝你好運﹗ ( 別擔心﹐沒不良政治意識﹐只是偶爾有 18SX 的內容 )


PS﹕如果你是他﹐請原諒我 ‘不問自取就是偷’ 。
另PS﹕寫到最後﹐還是懶得把它納入 好站﹐好讚﹗旗下
﹐但至少讓它粉墨登場了 。人固有一死﹐它的死算是重于泰山型﹐雖敗猶榮了 。

再PS抵死二字乃粵語﹐而重于泰山的死也只表示懶得修改 LINK﹐並無譭謗的惡意請別告我 (你看看我﹐就是孬種﹐連提一個 ‘死’ 字﹐也得大費周章解釋一番﹐真是卒仔)

Labels:

嚴以待己 寬以待人

“嚴以待己﹐寬以待人”﹐我想我應該常常這樣催眠自己﹕要對自己嚴苛一些些﹑對身邊的人寬容多一點點﹐別一昧以自己的觀點﹑想法套在別人身上﹐處處要人遷就配合 。

記得中學時期﹐曾學過一句 “水至清無魚﹐人至察無徒” 或類似的名句精華﹐只是至今我還是常以一副 “至清至察” “眾人皆睡我獨醒” 的高姿態去面對身邊的朋友 。

也許因為這樣﹐總覺得自己 “無魚無徒” 命犯天煞孤星﹐註定一生孤獨終老 。

“嚴以待己﹐寬以待人”﹐這是一句很棒的處世名言﹐依稀記得好像是從 <靜思語> 那裡看來得﹐但知道歸知道﹐要真正履行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會儘量那樣提醒自己﹕“要嚴以待己﹐寬以待人” ﹔但是辦不辦得到﹐那是另外一件事了﹗

29.6.06

Debut of de Soul Patrol

灰髮蒼蒼 Taylor Hick 經已推出 Debut Single﹐當中收錄的包括他在 American Idol 決賽當晚演唱的 Do I Make You Proud 。看過了那麼多屆的 American Idol﹐但卻不曉得為何這位相貌不揚的老頭子的個人專輯反倒是我最期待的﹔也許是被他歌聲中那莫明的真誠所打動 。其實﹐長了一頭灰髮的 Taylor 只大我一歲﹐大家一樣三張還有得‘找回幾分’﹐但他就快沒得‘找’了﹗ 看來他的個人專輯應該還得等一段時日才能完成﹐所以﹐目前只能聽他的單曲解解渴 。

I’ve never been
The one to raise my hand
That was not me
And now that’s who I am
Because of you
I am standing tall

My heart is full
Of endless gratitude
You were the one
The one to guide me through
Now I can see
And I believe
It’s only just beginning

This is what we dreamed about
But the only question with me now
Do I make you proud
Stronger than I ever been now
Never be afraid to standing out
Do I make you proud


I guess I’ve learned
To question is to grow
That you still have faith
Is all I need to know
I’ve learned to love myself
Despite of me
And I’ve learned to walk
The road that I believe

Everybody needs to rise up
Everybody needs to be loved
To be loved


Labels:

27.6.06

逃亡

六月廿七 晴
我用一杯咖啡的時間 。做一個決定 。決定帶自己 。逃亡﹗
離開這個 。晦暗的城市 。無聊的程式 。

Labels:

26.6.06

雲想衣裳花想容

我在墨一樣的夜裡


告別了
青澀青蔥歲月

25.6.06

我の一公升の眼淚

從來沒有一部連續劇可以讓我幾乎每一集都看得淚涔涔﹐唯獨 <一公升的眼淚> 辦到 。

自從有了寬頻之後﹐我只下載過兩部日劇﹕<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 和 <一公升的眼淚> 。除了同樣被肥皂劇迷讚不絕口以外﹐兩部日劇也曾同樣被拍成電影 。但前者顯然比後者更廣為人知﹐然而﹐下載後﹐我只看了兩集的 <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 就看不下去了﹐故事節奏有點慢﹐也沒有大家口中傳頌的那麼扣人心弦﹔也許因為這樣﹐當初下載 <一公升的眼淚> 時也沒抱太大的希望 。但出乎我意料﹐<一公升的眼淚> 從一開始便一直揪著我的心﹐看得我眼睛一直濕濕的 。 (後在網上看到很多人拿這兩部日劇拿來做比較﹔評價也幾乎一面倒地傾向 <一公升的眼淚> )

<一公升的眼淚> 改變自真人真事﹕敘述一個 15 岁時染上怪病﹐25 岁发病身亡的木藤亞也的一生﹔唯劇中麻生遥斗的角色是虚拟的﹐據說﹐是亞也的母亲為了想让早逝的亞也體驗到戀愛的滋味而虛構的角色 。

看著亞也一天一天﹐慢慢地失去平衡力﹑肢體控制能力﹑語言能力﹔失去正常求學的權力﹑戀愛的機會以及圓夢的時間﹐心裡不盡感慨造化弄人 (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公平與否) ﹑同時也更深切地感受到健康的可貴 。

而談到 <一公升> 的催淚作用﹐其插曲 <粉雪> 得記一個大功﹕歌曲總是適時地出現﹐讓強忍著的淚水不由自主地奪眶而出 。

開始著筆寫這篇感想時﹐正在看著第八集﹐而今剛看完大結局﹐而這段斷斷續續的文字也該劃上句點了﹕自知自己的表達能力不夠好﹐<一公升的眼淚> 的精彩﹐我的文字刻劃不到﹐所以﹐就留待你從戲劇中去感受一個失去一切﹐僅剩繼續生存的毅力的一個女孩的故事 。

誠意向您推薦 <一公升的眼淚>

Labels: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

14歲:我的家族 ;
15歲:忍受病魔 ;
16歲:苦惱開始 ;
17歲:已經不能唱歌 ;
18歲:真相大白 ;
19歲:或許已無可救藥 ;
20歲:不想輸給疾病 ;
21歲:生命的極限;醫生,我可以結婚嗎?


這是 《一公升的眼淚》 一書的目錄,所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這是最好的解釋 。

上世紀 70 年代末的名古屋﹐正是中學三年級的暑假﹐15 歲的少女木藤亞也患上一種怪病﹐四肢無力﹑行走困難的她仍毅然決定升入高中繼續學業 。 不久﹐怪病症狀愈發嚴重﹐為了不給同學好友增添更多麻煩﹐亞也終於同意轉至岡崎養護(殘疾)學校 。

特殊的學校﹑特殊的人生﹐可憐的少女直到畢業前夕方知自己患上絕症 -- 脊髓小腦變性病 。不久﹐亞也癱瘓在床﹐徹底喪失行走能力 。憑藉母愛的偉大力量和求生的強烈信念﹐她清醒的思維一直堅持到 21 歲,其後意識逐漸消失 …


1988 年 5 月的某天﹐25 歲的亞也永遠停止了呼吸 。

《一公升的眼淚》 最初由名古屋出版社於1986年出版﹐原本是由亞也三年養護學校生涯的日記集結成本出版 。雖然當年也曾創下銷量 26 萬冊的驕人記錄﹐但隨著時間流逝﹐終於被讀者淡忘 。

18 年後﹐導演岡村力閒逛舊書屋時偶然購得此書﹐翻閱之餘﹐立即被書中情節感動﹐於是決定改編拍攝﹐目的是以電影的形式打動更多人 。

2004 年 10 月﹐同名電影在亞也家鄉 -- 名古屋首次公映﹐日本影壇隨即為之震撼 。

2005 年 4 月 5 日﹐東京池袋上映
《一公升的眼淚》 全國公開版的當天﹐幻冬社出版的 《生命的障礙﹕一公升的眼淚之母親手記》 一書悄然出現在各大書店的新書架上 。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眼看愛女生命點滴消失的殘酷過程﹐想必大多數母親沒有機會體驗 。因此﹐木藤潮香 “有幸” 以親身經歷告訴讀者 -- 何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 。

4 月 17 日
《一公升的眼淚》
最終版堂堂登場﹔和當年不同的是﹐在幻冬社的再版書中﹐除完整收錄名古屋版的所有內容外﹐又新增亞也從18歲到21歲三年期間從未發表的日記﹐結合其本人生前病中寫作的自傳加以改編﹐形成新作 。 兩本書一經上市立即好評如潮﹐讀者們被木藤母女的眼淚深深打動 。

“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每個人都有必要閱讀 ”
“她們的故事令我淚如雨下﹐有生以來第一次真正體會生存的殘酷”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書值得購買?還有什麼書值得閱讀?”
這些評論絕非一家之言,它們是全日本讀者共同的心聲 。

“這世界究竟是不是個墳場?我們究竟是不是還活著?”
荒木經惟多年前無意中的一句牢騷話﹐如今被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年輕人奉為經典 。

“我們為什麼而生存?”
亞也臨終前最後的遺問同樣值得健在的所有世人深思 。 從兩本講述死亡的殘酷讀物中﹐人們需要學會如何生存 。 “我們為什麼而生存?” 很經典的話﹐確只有到死亡來到時人們才會想起 。

摘錄自 《一公升的眼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

23.6.06

來自原野的聲音

要不是陳建年在第11屆台灣金曲獎中打敗學友﹑澄慶﹑吉吉和力宏﹐奪得最佳男演唱﹐相信很少人會留意到這位才華洋溢的蘭嶼警察﹑他那誠懇的聲音以及慧眼識英雄的角頭音樂

角頭音樂為台灣許多有特色的音樂創作者提供了一個得以舒展個人才華的平臺﹐尤其是台灣原住民 。通過角頭音樂﹐我們聽見了 Paudur 陳建年﹑Panai 柯美黛﹑廖士賢﹑四分衛和高山阿嬤。也許很多人甚至沒聽過這些名字﹐因為在馬來西亞很難﹑甚至有可能找不到角頭音樂的唱片 。於是﹐每每相中了角頭的某把聲音某張專輯﹐就必須漂洋過海到新加坡去購買 。如果你也喜歡一些比較有特色﹑有別於市場上一般流行音樂的聲音和創作﹐尤其是 World Music 和民族音樂﹐那你可以到角頭音樂的網站去逛逛。

如果你喜歡民謠和重唱﹐可以嚐嚐鄒族傳統歌謠手高山阿嬤為你泡制的的同名專輯﹔如果你喜歡西藏印度曲風或雷鬼音樂﹐波賓樂團 Bobin and the mantra 肯定是你的杯中茶﹔如果你想貼近大自然﹑享受來自山野河川的蟲鳴鳥叫和原始的吶喊﹐就聽聽卑南族陳建年的海洋大地﹔如果你走在悲痛崩潰的邊沿﹐阿美卑南族混血的 Panai 渾厚的低調嗓音肯定讓你的心情跌到谷底﹔如果你喜歡搖滾﹐這裡有很多聲音絕對可以把你炸開﹔總之你一定可以在角頭找到適合你的調調 。


註﹕我曾經在 610T 寫過那麼一篇絕無僅有的文章﹐結果因為門太冷﹐沒人回應 。今天心血來潮回去逛逛時﹐重溫了這段文字﹐決定把它搬回家 。

Labels:

22.6.06

靜悄悄的他走了

大約一星期前﹐我收到了 flooble 的警告信﹐說 chatterbox 已荒廢一段時日﹐可能面臨關閉的危機﹐除非有人上去留言﹕

...we have noticed that there has been no postst to this chatterbox lately. It is part of flooble policy to delete chatterboxes that have fallen into disuse.Therefore, unless something is posted to your flooblechatterbox, it will be deleted shortly.If you want to avoid having your chatterbox deleted, simply go to the webpage where you have chatterbox installed, and post something to it...

...you will only get it once, and the chatterbox, together with your profile will bedeleted in a few days...

我心想一直以來﹐也只有 bumptaro 曾在上面留言﹔近期﹐大家也都莫明其妙地不見蹤影了﹔而我﹐如果為了保住 chatterbox 而自己上去留言﹐又好像很無稽 。反正東西留在那兒閑著也是閑著﹐沒啥作用﹐倒不如直接刪除掉﹐來得乾淨利落。

21.6.06

因為我藍

一直不大相信心理測驗的解剖﹐其中原因包括因為這種 Pop Psychology 常常喧賓奪主﹐搶了正規心理學的光﹔而且它也只是仰賴人類喜歡聽好話的心理而生存﹑繁衍的 。但﹐我也是人類﹐偶爾總要寵寵自己﹐聽些好聽的話﹐讓無聊的日子過得好一點 。

今天做了一個心理測驗﹐難得它附送上 html ﹐就順應著﹐貼在這裡 。
它說我﹐也照常讚了我一番﹐
該你被讚了

BLUE

You give your love and friendship unconditionally. You enjoy long, thoughtful conversations rich in philosophy and spirituality. You are very loyal and intuitive.

Find out your color at QuizMeme.com!

19.6.06

我來自火星

之前談到 ORZ 時曾提及火星文﹐正好近期沒什麼心裡話要傾吐﹐就來談談火星文 。

火星文﹐據說緣起於周星星在少林足球中的一句對白﹐是現代年輕人流行的網路術語﹐隨著網路即時通﹑聊天室而興起﹔起初為了方便﹑快速﹑簡化﹑避免打字聊天過慢而衍生﹔當中夾雜著中英台日﹑注音﹑數字等﹐借著諧音﹑聯想等﹐拼湊成文 。

除了之前大幅度介紹的 失意體前屈’﹐還包括了一些中文成語﹑諺語﹑熟語的英譯 。以下摘錄一些有趣的例子﹐猜猜看個中到底什麼意思:

1. Chow two's, jog pan.
2. Blue who say and who's.
3. Even game win even so whole.
4. Cheap tower book to put topic, but cheap tower doubt to put topic.
5. Jason love Jason.

Labels:

16.6.06

洗刷刷

今天﹐來了一場世紀鏈接大掃除﹐
把星網棋布一些荒廢的

生蜘蛛網﹑由他人代筆或無人問津的
鏈接刪除了﹐當中包括﹕

★張惠妹 ★蕭瀟 ★林依晨 ★何欣穗
★光良 ★阿杜 ★阿沁 ★王傳一
★張克帆 ★林宇中 ★李正帆 ★Tank
許景淳 ★汪佩蓉 ★許哲佩 Soler

14.6.06

隱形的翅膀 (完結篇)

那天﹐匆匆忙忙寫了 ‘隱形的翅膀’﹐便坐長巴趕回檳城赴宴 。途中﹐驀然驚覺原來自己漏了好一些重點 。其實﹐打從一開始便有意無意把這些重點給漏掉﹐因為要整理 ‘感想’ 和 ‘意見’ 比整理 ‘故事’ 來得艱難 。然而﹐隨後又覺得漏了這些點﹐這篇分享便似乎由有點不完整 。於是﹐回到 K 城後﹐上網第一件事便是交代這個 Coming Soon 的完結篇 。

首先﹐我想分享為何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參加飢餓30﹐因為身邊有些朋友總把飢餓30當作是一個 Once in a life time 的體驗 。注意﹐這裡所指的 Once in a life time 不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而是一生人只要參加一次就算了的活動 。於是﹐當我隔年再邀同樣的朋友一起再去挨餓時﹐就會被 ‘我已經試過了’ 或類似的答案所拒絕 。當然﹐人各有志﹐對此﹐我也無能為力﹐只好用我僅剩的力量去‘騙’其他還沒有經驗的‘處男’‘處女’。 而我﹐雖然已經不是‘飢餓處男’了﹐但是為何仍 ‘食髓知味’﹐年年準時赴約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把它當成我的 ‘心靈鬧鐘’ 和 ‘情緒休閒站’ 。

我們生活在一個功利至上的社會﹐每天都會看到許許多多煩人的嘴臉﹑遇到不如意的事 。所以﹐難得偶爾可以遠離塵囂﹐看看一些 ‘不一樣的人’ (這裡指的是貧困的孩童和可愛的天使) 是一件蠻清新舒爽的事 。我想﹐這一點已足以解釋我為何‘重蹈覆轍’了。

雖然我們常常收到一些連鎖伊媚兒﹐告訴我們自己過得有多幸福﹐偶爾看到報章上飢餓孩童的報導時﹐心情還是難免有點戚戚焉﹐但這過程也不過維持數秒或數分鐘而已﹐其後續反應也絕對不會超過一天﹕試著回想﹐曾幾何時為了一篇文章而感動到晚上臨睡前﹐還在床邊啜泣的﹖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甚至也不會有什麼後續反應或實際行動 。

但參加飢餓三十就不一樣﹐在這30個小時的活動中﹐這種感覺會時不時 ‘跳出來’﹐提醒我們活得有多幸福﹑告訴我們在這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小孩 (還有大人) 每天活在水深火熱的狀況中﹕沒食物﹑沒飲用水﹑沒藥物﹑沒有求學的機會和時間 (也許你以為他們每天反正閑著就是閑著﹐沒上課只是因為沒有求學的設備等等) ﹐當然更甭談什麼汽車洋房﹑電話﹑電視等等等 。我們雖然生活在非常富裕的環境﹐但天天還是不停地抱怨﹐高喊 ‘錢不夠用’﹐不斷地以工作來 ‘充實’ 自己的人生 。也許﹐我們只是偶爾忘了放慢腳步﹐回頭仔細看看自己的生活罷了 。

當然﹐我也不是第一次談這種老生長談的話題 (顯﹗) ﹐所以現在我的耳邊已經開始隱隱約約地響起了一些回應﹑解釋和更多的抱怨﹕或許你會說 ‘你不知道民間疾苦’ (OS﹕到底是誰不知道民間疾苦﹐哈哈﹐雞和雞蛋) ﹑‘經濟不景氣’啦﹑‘我的家靠我一個人在支撐’啦等等等的 ... 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 。但也許偶爾抽離你現在的位置﹐轉個身往遠一點的地方看一看﹐你會看到不一樣的景色 。

‘活著是為了工作’﹐還是 ‘工作是為了生活’﹐這又是銅板的兩面﹐我們有各自的喜好﹐誰也說服不了誰﹗

所以﹐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天天工作到天昏地暗﹑不見天日﹑為錢瘋狂為錢痴﹐但是偶爾 (一年花上您寶貴的一兩天) 看看一些為了 ‘繼續活著’ 而活著的人﹑嘗試體驗他們困苦的生活﹐應該不算過份吧﹗而且﹐我們所 ‘體驗到的’ 也不過是影畫上的畫面或別人口中的故事﹔所‘嘗試到的’ 也不過是虛擬式的飢餓罷了﹐比起那些真正苟延殘喘著的難民﹐我們的這麼一點 ‘敷衍式’ 的飢餓算得了什麼﹗

所以嘛﹐就是因為我常常也會忘了自己有多幸福﹑偶爾也會迷失人生的方向﹑偶爾也會因為身邊的人的嘴臉氣到半死﹐所以﹐每年我都希望可以準時去 ‘受訓’ 兼 ‘渡假’ 。

連續三年﹐通過飢餓30﹐我都看到有好一些人因為這 ‘虛擬式的警惕’ 而加入志工﹑義工﹑助養小孩等等 -- 這讓我覺得這混濁的世界還是有希望的﹕既然每天都有人在破壞環境﹑點燃烽火﹐就一定要有一群人保護地球﹑點燃希望 。人畢竟是自私的﹐我是其中之一 (我不會自我催眠的)﹐所以﹐我們能做的﹑願意做的真的很少﹐但是如果連這麼一點點我們也不能奉獻﹐那麼﹐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講了 (哈哈﹐說到詞窮﹗)

我不曉得這麼左轉右拐的﹐是不是有真的傳達到我持續參加飢餓30 的原因 (OS﹕都說感想很難整理的啦) 。但我相信﹐這就像是國王的新衣﹐如果你夠聰明﹐一定看得懂﹐不是嗎﹖

Oh﹐還有一件事 -- 關於飢餓30 一路走來﹐我看到了籌委們的用心和不斷進步﹕猶記得我第一次參加飢餓30 的時候﹐30個小時當中﹐大部份時間幾乎都是坐在體育館內聽人講話 -- 致詞﹑介紹﹑訓話﹑講座﹑分享﹑講座﹑分享﹑致詞﹔耳朵一直處在嗡嗡嗡的狀態中 。

第二年﹐這種耳鳴現象慢慢減少了﹐多了一些 active﹑interactive 的活動﹔而且﹐營員們也開始被分派到不同的小組當中﹐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不像之前那樣大家隨性地﹑亂七八糟地擠在一起﹐直到營會結束後﹐孤僻如我幾乎沒有認識到任何新朋友 。

今屆的活動顯然又比之前兩屆來得精彩 (拍賣會除外)﹐連唯一的耳鳴機會 -- 吳若權老師的講座也是在哼哼唱唱兼說笑求愛的情況下渡過﹗期待下一屆會有更精彩﹑更有意義的節目 。當然﹐我也希望可以吸引更多人來參加﹐籌募更多款項給有需要的人﹗

記得今屆開幕時﹐X 部長曾建議把營地搬到荒山野嶺去﹐讓營員更能體會貧困人民的生活﹐這意見雖然聽起來很 interesting﹑很 glamour﹑很 ‘Survivor’﹐但我覺得與其讓營員去體驗艱難的生活﹐倒不如利用這30個小時去做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比方說為失明人士唸書﹑去老人院陪老人聊天﹑gotong royong 等等 (有點像在寫中學作文) 。當然﹐這些活動在安排上會有一定的難度﹐畢竟單單營員人數就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這挑戰就交給世界宣明會的籌委們吧﹐也許會有那麼的一天﹐我期待﹗

Labels: ,

11.6.06

隱形的翅膀 (完結篇預告)

Coming Soon!

8.6.06

隱形的翅膀

前言﹕這是 ‘開博’ 以來﹐暫時最長的一篇敘事文 ( 抱歉﹐只有過程﹔感想奉欠 ) 斷斷續續寫了大約一個星期﹔也是最圖文並茂的一篇﹐請耐。對於那些上班時間﹐忙裡偷閑的傢伙﹐請分段閱讀 ( 以 Angela 歌聲的開始與結束或字體顏色為標準 )﹐可別浪費太多時間﹐以致被老闆抓包哦﹗

参加了两屆的饥餓三十﹐今年終於脫下營員的身份﹐以志工的角色渡過非常有意義的三十個小時 。然而﹐當初﹐當我知道當志工原來是得帶領一個為數16﹑17人的小組時﹐心裡不盡擔心自己無法勝任﹐因為我知道我是個蠻被動﹑悶騷的人﹐怕無法成為16﹑17人的凝聚力量 。 當然﹐我並沒有因為這多餘的擔心而打退堂鼓﹐就連當初志工集訓營﹐得連夜從檳城趕回 KL 參加﹐我也在所不辭 。集訓營前一天是衛塞節﹐身為佛教徒的我﹐雖然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但每年還是會定期在這一天趕回家鄉去參與一年一度的衛塞節遊行﹑也順道和朋友親戚聚首敘舊 。由於第二天是飢餓三十志工集訓﹐所以當晚遊行一結束﹑吃完夜宵﹑沖涼梳洗過後就連夜搭巴士趕回都門 。 當然﹐這些只是前言﹐今天要分享的不是衛塞遊行﹐也不是集訓的點點滴滴﹐而是今年的飢餓三十的﹕坦白講﹐苦的部份幾乎沒有﹐但為了讓故事有起承轉合的效果﹐我會儘量試著用力擠出那麼一點點 。

由於身為志工﹐我必須在早上七點前抵達 ‘飢餓現場’ 。於是﹐早在清晨五點多便起身﹐隨小林到富都車站去迎接從 SP 下來的小蔣 。到達 Bukit Kiara 的 Juara 體育館館後﹐便立即展開任務﹕安裝水瓶的蓋子﹑把所有贈品﹑生命糧和活動用品分別放進兩個不同的塑料袋﹐分派到全場壹佰八十個格子裡去 。而布滿 Juara 體育館的180 個格子是比我更早到的一群小瓜用膠紙分隔出來的 。這幾項看似簡單的任務﹐竟然也得花上幾十個志工大約一個小時的時辰﹗雖然弄得汗流浹背﹐但是看到其他小瓜認真地投入工作﹐心裡不盡燃起一股莫明的感動 。

大約八點左右﹐packing 的任務大工告成後﹐各小組組長便回到各自的崗位﹐把兩個塑料袋內的贈品和生命糧﹑還有三包荳漿分發到 16個組員的紙袋中﹐然後出去排隊取水 。九點正﹐志工們聚集在體育館旁邊﹐趁營員還未涌進前﹐最後一次傾聽營長﹑副營長的吩咐與打氣﹗

集訓完畢﹐回到體育館後﹐我便看到我的第一個組員 -- 智勇智勇電力學校的智勇 。之後沒多久﹐其他組員也陸陸續續地到場 。由於我被分配到第11組﹐而組員又是以報到的次序來分配的﹐所以在開場前﹐有一段相當充裕的時間可以跟組員做交流﹐除了最後 11 點多才加入的天文

慶幸的是﹐我們這一組的成員都還算挺好相處的﹐當然﹐當中免不了有兩三個個比較沉默孤立的成員﹕最早到的志勇配戴一副眼鏡﹐一副乖乖仔的樣子﹔隨後加入的阿妹蓓‘停’松興家豪則是屬於典型活潑好動的年輕人 。四人一到﹐便唧唧呱呱﹑嘻嘻嘩啦的﹔多虧他們﹐我們第 11 組增添了不少活力 。而他們四人正好跟來自笨珍的美玲舒寧成對比 -- 這兩個小妞斯斯文文安安靜靜的﹔而看似很有性格的欣瀛則跟我一樣來自檳城 。 就在我跟這八個小瓜 briefing 的當兒﹐又來了另外七個小瓜 -- 其中包括兩對姊妹花﹕嘉欣嘉瑜巧雲巧筠﹔還有他們同鄉素玲露敏顯傑 。這七個小瓜來自一個以芽菜雞﹑柚子﹑山洞廟宇和美女著稱的城市﹐所以就算我不著任何形容﹐相信大家應該可以猜到當中不乏美人胚子

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也讓小瓜們有多一點投入感以及發揮的機會﹐我盡可能把一些任務託付在他們身上 -- 於是我們組有了兩個副組長﹑兩個衛生部長﹑一個交通部長﹑一個荳奶部長兼財政﹑一個全職的財政和兩個負責拿水的 ‘拿水部長’ 。但是由於宣明會當局安排得十分完善﹑所以這些部長們都還算蠻輕鬆的﹐哈哈﹗

今年的飢餓三十比往年提早兩個鐘頭﹕當牆上時鐘的長短針一起並攏在 12 時﹐現場2﹐800名勇士便正式開始展開30 小時的抗餓旅程 。雖然活動開始前﹐組員們已經有了一定層度的交流﹐但破冰時段的第一個環節無疑把組員們拉得更近﹐相信第 11 組的組員們應該不會忘記松興那 ‘蹬地’ 有聲的自我介紹 。

隨後的‘挑戰一’雖挺有啟發與教育意義的﹐但是從組員的反應和投入感來看﹐我還是感覺到那麼一點點的冷場﹐幸好之後播映的電影 <暖春> 又把場子暖了回來 。

這部敘述一個老杯杯為兩個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孩子奉獻一生的故事笑中有淚 -- 當中﹐老伯的媳婦從自行車上摔下來那一幕博得了全場 ‘幸災樂禍’ 的掌聲與笑聲﹔而我覺得最感人的﹐莫過於老伯兒子被揭發不是老伯的親生兒子那一幕 。雖然早在開場不久就猜到該劇情的發展﹐但我還是被老伯無私的愛感動了 。但是這些都不是最精彩的﹕我相信最觸動營員的感官的應該是那 ‘擺滿一桌的美味菜餚’﹐而更為令之 ‘動人’ 的是因為當局竟特地把那 ‘驚心動魄’ 一幕安排在晚餐時間前後﹐而營員自然也看得噓聲四起﹗哈哈﹐氣煞全場近三千名飢腸轆轆的營員﹑志工和籌委們﹗

對大部份營員而言﹐第一天的高潮應該是當晚的 ‘愛心跳躍’ 演唱會 。雖然少了許多人左顧右盼的靜茹﹐但是威全﹑覺隆﹑依依﹑偉漢﹑還有那兩個又唱又跳的小伙子還是成功把氣氛炒到最高點 。由於我對於吵鬧喧嘩的場面有點懼怕﹐於是敬而遠之﹐躲到外面去了﹐偶爾偷偷探頭進去 ‘勘察’ 現場狀況 。除了觀賞了開場時的威全﹐唯一成功吸引我耳朵與目光的﹐也只有覺隆的談唱部份 。

於是﹐營員就這樣在歌手們所營造出來的喧鬧氣氛內慢慢走近第一天的尾聲 。晚上十一點﹐營員在當局安排好的特定地點睡覺 。由於男生的睡覺地點非常有限,很多男生被迫四處找地方 ‘落腳’﹐從走廊到樓梯口﹐到處都有人 ‘紮營’ 。我和三個組員在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決定駐紮在體育館外的走廊邊 。智勇智勇電力學校倒頭便睡﹐未有睡意的松興和家豪決定和朋友哈啦,而我也在開完志工會議後﹐回到走廊去 ‘覺覺豬’ 了 。沒多久﹐松興也回來了 。

然而﹐睡到
半夜兩點多
﹐忽然感覺自己的頭髮﹑頸部濕漉漉的﹐原來是我們用來當枕頭的地毯因潮濕而沁出水份了 。而且雖然此時夜已深了,但走廊內還是很悶熱 。也許睡得不熟﹐此刻松興也睜開眼鏡 (還是還沒入睡,我也不大清楚) ,而且感到身體不適 。於是﹐帶他去救護室吃藥過後,我們決定拋棄正在熟睡的電力學校和還有四處溜韃的家豪,另覓更加舒適的環境 。然而,現場幾乎所有旮旯都躺滿了 ‘屍體’ ,剛好此時在某個樓梯口遇見營長﹐知道還有一個 club house 可以提供我們棲身之處 。

到達後﹐才發現 club house 的 ‘套房’ 也已經 fully occupied﹐所以﹐我們只好當廳長 。雖然大廳比之前的走廊還要熱﹐但至少不必 ‘洗濕個頭’
﹐已屬不幸中的大幸了 。

就這樣﹐一覺睡到清晨五點多 。梳洗完畢﹐稍微整理了行李和睡袋後﹐便到戶外散步 。不久便聽到遠處傳來隱隱約約的音樂聲﹐想必是籌委為營員們精心安排的 morning call 。早上七點是宗教儀式﹐營員們可以對號入座﹐到各自的宗教特區去做禮拜﹑早課或彌撒 。八點的 '舒展筋骨' 是瑜珈課程 :雖然身體被‘扭曲’得非常酸痛﹐但對顯少運動的我而言﹐這無疑是最精彩﹑最有意義的節目之一 。

早上九點左右﹐組員們便在蘇老師的引導下進入了挑戰二﹕用黏土砌模型 。有了之前集訓時的經驗﹐這一次﹐我在蠻短的時間內便完成我的恐龍﹐但其樣子還是恐怖得令人不敢恭維﹐哈哈﹗我還記得有一個組員說我的恐龍看起來像隻

形式上﹐這算是個藝術性的課程﹐但我覺得整個過程最精彩的不是組員們的創意以及藝術天份﹐而是他們認真投入的那份神情 -- 在當下﹐每個人最關注莫過於手上那團被扭得亂七八糟的黏土 。還記得﹐當大部分組員都完成恐龍的雛型時﹐阿妹素玲舒寧還很用心地揉著她們的 '燙圓' ,勢必捏造一個超完美的恐龍 。也許當下的她們正懊惱著自己怎麼比別人慢半拍﹑擔心自己無法趕上進度﹑完成任務﹐但在我眼里,可以感覺到她們精益求精﹑寧缺勿濫的態度﹔而這態度是千金難買的 。當然,還有家豪在最後一刻﹐已被12道金牌催促了﹐還不言棄的態度 -- 這一切的一切比那琳琅滿目的三千隻恐龍來得精彩!也許蘇老師著重得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回到原點),但我看到的是組員們不屈不撓﹑要求盡善盡美的精神!


認真的男人﹑女人是最美麗的 -- 這說法一點也沒錯 。

挑戰二的時間略嫌短﹐沒兩下子﹐我們便得從侏儸紀公園跳回現實,在吳若權老師以及一民歌餐廳吉他手的談談唱唱下渡過了第24個小時 。

隨後的拍賣會在過去兩屆的飢餓三十營一直都是重點節目﹔今年雖然多了 988 的 Loke (?﹗) 和橫行八道的梁佑誠的助陣﹐但也許就因為少了鍾進賀的座鎮﹐頓時遜色不少 。而我們第 11 組也趁這有點冷的時段到外頭拍照留念!第11 組的組員都不是蓋的 :大家把捏造恐龍時的創意都留到拍照時一一展露 。于是﹐我們拍了好一些稀奇古怪﹑亂七八糟的照片﹐大家似乎也玩得不亦樂乎,錯過了一點正的彈唱會的開場 。而彈唱會期間,大家似乎也滿 high 的,從點歌到拱我上台唱 ‘霍霍霍霍霍霍’﹔到最後﹐我們整組還差一點而被擺上台去獻唱 。但由於時間不夠﹐被志工隊捷足先登﹐救了現場的三千條性命﹐哈哈﹗

不知不覺﹐時間只剩下區區的兩個多小時了 。 1550 是個感性的時刻﹐現場的燈頓時暗了下來﹐只有透過體育館上端的小窗口照進來的微光 。所有小組組長和副組長 (抱歉﹐被迫放棄另外一個美女副組長) 捧著蠟燭﹐圍著現場兩千多名飢餓勇士 。隨著 Jason Lee 老師的故事進展﹐現場的三百多盞蠟燭﹐一盞一盞滅掉 。

“如果一盞燭光的熄滅得花一秒鐘﹐那麼﹐每熄滅三盞蠟燭﹐世界上就有一個小孩子因為疾病而逝世” “每熄滅五盞燈﹐世上便有一個小孩因為沒有健康的食水而過世﹐... ... ” (希望數據沒寫錯)

說著說著﹐再加上薛岳的 <如果還有明天> 的催化﹐現場有好一些營員便開始哽噎﹑流下了感性的眼淚 。據說﹐小林 (我的屋友) 也是其一﹗

隨後﹐燈火又慢慢地亮了起來﹐組長副組長回到小組後﹐便開始了小組分享會 。由於太多時間花在填寫表格了 (主持人一項一項仔細說明﹐但是大部份組員早在主持人還在念著第一﹑第二道問題時﹐都已填好了回應表) ﹐所以小組分享時間變得十分有限 -- 才沒幾個組員說了幾句話﹐連我的意見都還沒說完﹐便莫明其妙地進入了全營分享時間 。

於是﹐Jason Lee 老師和司儀威延便全場走透透﹐詢問各個階層的營員的感言 。而當 Jason 老師緩緩走到禮堂右邊時,我們組員便開始向老師埋怨嘉賓與主持人常常忽略了 ‘靠邊坐’ 的邊沿人士 。最後﹐我們這一組總算爭取到一次的發言權﹐得以派代表分享心得 。 由於空檔時趁機瞄了一下組員們的回應表﹐從中看到好一些寫得比較用心的﹐所以當主持人叫組長選一個代表時﹐我腦海中便閃過了‘智勇’ 這名字 。果然﹐不負我的期望﹐這小子幽默又不失莊重的感言博得了現場勇士們的滿堂喝彩﹗

時間一秒一秒流逝﹐一連串馬不停蹄的分享﹑致詞﹑回顧之後﹐三十個小時 ‘擁抱知識﹑擺脫貧窮’ 的 ‘人飢己飢’ 旅程便在
‘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的鑼聲催促下劃上句點 。

30 響的鑼聲把營會帶到最高潮 -- 現場充塞著此起彼伏的掌聲﹑尖叫聲和歡呼聲 。營員們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們抱在一起﹐現場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 --

HIGH

其實﹐一直以來﹐許多沒有參與過飢餓三十的朋友都有一個迷思 -- 那就是經過 30 個小時的飢餓的折磨﹐現場應該是籠罩在一片淒風苦雨當中﹐每個人應該都面色蒼白﹑猶如行尸走肉 。其實﹐事實恰恰好相反 。我曾試圖說服朋友參加飢餓三十﹐說到嘴巴爛了人也歪了﹐但是﹐他們還是認為他們會體力不支而在現場昏厥﹗唉﹐語言能表達的畢竟有限﹐這一次就讓錄影來說故事 。 (希望 video clip 的 loading 沒問題﹐但它似乎有點不聽話)

臨別前﹐我約好了第 11 組的組員明年此刻再繼續我們 ‘挨餓抗窮’的旅程 -- 到時﹐我一定會會準時赴約﹐希望你們也一樣 ... ...

Labels: ,

隱形的翅膀 (影畫版)

由於內容太冗長﹐要上傳的文件又挺多﹑挺重﹔為了避免博客 ‘當機’﹐被逼開闢另一空間置放 video clips 。但 loading 還是有少少問題 。
播放 video clip 時﹐可到部落格‘盡頭處’關掉背景音樂 。

** 智勇的肺腑感言



** 30 個小時的‘折騰’並沒有把第 11 組的組員打垮﹗
第 11 組真是不是蓋的﹗
加油﹐明年記得準時赴約哦﹗


6.6.06

囍氣洋洋

這一兩個星期﹐我身邊的親戚朋友全都籠罩在一片 氣洋洋 的氣氛當中 。昨天下午從 K 城趕回檳城參加一個中學兼先修班同學 -- 瓜子的婚禮 。喝完喜酒便連夜趕回 K 城﹐因為隔天有 freelance 得完成 。還因此差一點搭不到巴士﹐流落街頭 。原本想借此婚宴跟先修班的同班同學聚會敘舊﹐無奈一些朋友不賞臉﹐臨陣退縮﹔最後﹐搞到我們 MBS 那一桌只有六隻小貓﹐再加上其中有兩隻貓得提前回去照顧小貓咪﹐所以等到新郎新娘來敬酒時﹐場面有點慘不忍睹﹗

而且﹐剛好同一天﹐班上還有兩個同學家裡也在辦 事﹕先修班時坐在我後面的蒼蠅 (也被尊稱為雨神) 他弟昨日娶老婆﹐而坐在我旁邊的 BL 則昨日嫁作人婦﹐正式成為別人的老婆 。三個人當中﹐由於我只收到一份請柬﹐所以還算 ‘應付得瑕’﹕蒼蠅那邊沒收到請柬是非常極度理所當然的﹐因為娶老婆的是他弟﹑不是他 -- 若收到﹐我反倒真的有點莫明其妙﹔但是 BL 那邊就似乎有點說不過去﹐畢竟我們曾當過一年的 ‘鄰居’ 。下次見到她﹐一定得興師問罪﹐哈哈﹗

這個週末﹐還有一攤得 ‘趕’。由於是堂妹出閣﹐也答應了回去參加她的 ‘老廳夜’ (方言音譯)﹐所以﹐這一攤應該會鬧比較久﹐也許會回去兩三天吧﹗

雖然我相信這四對新人
(柯氏﹑陳氏﹑BL 夫婦和李氏) 應該都不會看到這篇文章﹐但是禮貌上﹐還是應該在這裡祝福他們恩恩愛愛百年好和﹔這樣也好做個漂漂亮亮的結尾﹗

Labels:

2.6.06

今宵多蒸粽

在這繁忙的游子城﹐賺錢及求學似乎是人生惟一可取的事情 。都市的居民總是有意無意錯失了日常生活中一些美麗的小細節﹐節日慶典便是其一 。只要稍不留神﹐冬至﹑清明﹑中秋﹑衛塞這些比較不起眼的節日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悄悄溜走了 。

端午節剛過﹐但由於住家附近找不到賣粽子的攤口﹐所以﹐今年的端午節也跟以往每一年的端午冬至一樣﹐在沒有粽子沒有湯圓的情況下抱憾而過 。現代人最討厭繁文縟節﹐許多節日在人們不斷地 ‘改善’ 之下,往往剩下的也只有食物了; 畢竟﹐ ‘吃’ 還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

總覺得﹐島民比較喜歡 '挽野來搞'﹐什麼亂七八糟的節日都可以大肆慶祝一番 。但自搬到 K 城之後﹐身邊的朋友們﹐忙著做工都忙到沒有時間大便了﹐哪還有什麼閒情去晒書﹑喝雄黃﹑吃粽﹑划龍舟﹑緬懷屈原的愛國情操等 。當然﹐就連我自己這樣寫著﹐也覺得怪怪的 。所以﹐除了一些重要的日子可以回鄉慶祝以外﹐大部分時間還是只能靠食物來慰藉心中的落寞遺憾 。但往往這些 ‘重點食物’ 都很難找到﹐所以到最後﹐還是得 ‘齋戒’ 抱憾過節 。

惟一慶幸的是還可以收到雪片般的祝福﹐只是這些簡訊來來去去寫的都大同小異﹐而且最可恨的是去年前年的簡訊﹐今年還是一樣照寄不誤!但是﹐心意我還是領了!希望明年此刻大家一定要真的 ‘多蒸粽’﹐而且記得寄一粒給我!


PS: 身在愛爾蘭的 BUMP 應該更可憐﹐但連我自己也沒粽子吃﹐BUMP﹐你如果想吃﹐就自己 ‘多多蒸粽’ 吧﹐哈哈!

Labels:

1.6.06

ORZ

近期﹐常常哀嘆自己上了年紀﹐身心慢慢慢慢出現老化的現象 。原來﹐‘’ 這個關口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尷尬﹑難挨 。然而﹐如果在這之前﹐你還自欺欺人地不斷催眠自己說 “我還年輕”﹐那今天這個小小的考驗也許會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實際年齡﹐哈哈﹗

倘若在還未 ‘拜讀’ 這篇文章之前﹐你對以上這個 ORZ 的符號完全沒有任何概念﹐那你首先必須抱著虔誠﹑懺悔的心對著南方的天空大喊三聲 “我老了” (燒不燒香﹐隨你喜歡﹔那些偷偷在上班時間逛部落格的朋友可以免掉‘燒香’這一關) 。但是下班後﹐如果時間還早﹐你可以到附近的博物館去﹐向有關當局申請搬進博物館去住 。為什麼呢﹖因為 ORZ 可算是現代年輕人之間常用的 ‘火星文’裡最火紅﹑也最普遍的字眼 -- 它出現在 2006 年金曲獎的 logo上﹐ 出現在台灣搖滾第一天團 -- 五月天的 《戀愛ing》 的歌詞裡面﹐甚至出現在 2006 年台灣的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試題中﹗這個原意為 ‘感謝得五體投地’的 「3Q得Orz」 讓當時許多考生抓破腦袋﹐卻還是不得其門而入 。

這個符號有一個名字叫做是 ‘失意體前屈’﹐字型看起來像個五體投地的人﹔據說﹐源自於日本的網路象形文字(或心情圖示)﹔2004年﹐在日中港臺凝成一種新興的網路文化 。隨著 ORZ 的廣泛使用﹐其涵意也逐漸增加 。除了一開始的 ‘無可奈何’ 或 ‘失意’ 之外﹐開始引申為 ‘欽佩’‘被你打敗’‘真受不了你’等等意思 。以下是一些 ORZ 的不同版本﹐希望可以增廣您老人家的見聞﹕

Orz -- 小孩
OTZ -- 大人
OTL -- 完全失落
or2 -- 屁股特別翹的
or2=3 -- 放了個屁的
○rz -- 大頭
●rz -- 黑人頭先生
6rz -- 魔人普烏
On -- 嬰兒
囧rz -- 念"炯"
崮rz -- 囧國國王
莔rz -- 囧國皇后
商rz -- 戴斗笠的囧
st冏 -- 樓上的他老婆嗎
sto -- 換一邊跪
曾rz -- 假面超人
益r2 -- 閉起眼睛,很痛苦且咬牙切齒的臉﹔另一說法為無敵鐵金剛
prz -- 長髮垂地的orz
@rz -- 呆滯垂地的orz
srQ -- 換一邊並舔地的orz

18SX﹕另外還有代表‘自己安慰自己’的 OGC (請側頭以90度觀看)﹕
OGC -- 男生安慰自己
oec -- 男生用左手 DIY
O8>C -- 女生安慰自己

哈哈﹐有夠無聊吧﹖﹗

Labe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