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06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

14歲:我的家族 ;
15歲:忍受病魔 ;
16歲:苦惱開始 ;
17歲:已經不能唱歌 ;
18歲:真相大白 ;
19歲:或許已無可救藥 ;
20歲:不想輸給疾病 ;
21歲:生命的極限;醫生,我可以結婚嗎?


這是 《一公升的眼淚》 一書的目錄,所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這是最好的解釋 。

上世紀 70 年代末的名古屋﹐正是中學三年級的暑假﹐15 歲的少女木藤亞也患上一種怪病﹐四肢無力﹑行走困難的她仍毅然決定升入高中繼續學業 。 不久﹐怪病症狀愈發嚴重﹐為了不給同學好友增添更多麻煩﹐亞也終於同意轉至岡崎養護(殘疾)學校 。

特殊的學校﹑特殊的人生﹐可憐的少女直到畢業前夕方知自己患上絕症 -- 脊髓小腦變性病 。不久﹐亞也癱瘓在床﹐徹底喪失行走能力 。憑藉母愛的偉大力量和求生的強烈信念﹐她清醒的思維一直堅持到 21 歲,其後意識逐漸消失 …


1988 年 5 月的某天﹐25 歲的亞也永遠停止了呼吸 。

《一公升的眼淚》 最初由名古屋出版社於1986年出版﹐原本是由亞也三年養護學校生涯的日記集結成本出版 。雖然當年也曾創下銷量 26 萬冊的驕人記錄﹐但隨著時間流逝﹐終於被讀者淡忘 。

18 年後﹐導演岡村力閒逛舊書屋時偶然購得此書﹐翻閱之餘﹐立即被書中情節感動﹐於是決定改編拍攝﹐目的是以電影的形式打動更多人 。

2004 年 10 月﹐同名電影在亞也家鄉 -- 名古屋首次公映﹐日本影壇隨即為之震撼 。

2005 年 4 月 5 日﹐東京池袋上映
《一公升的眼淚》 全國公開版的當天﹐幻冬社出版的 《生命的障礙﹕一公升的眼淚之母親手記》 一書悄然出現在各大書店的新書架上 。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眼看愛女生命點滴消失的殘酷過程﹐想必大多數母親沒有機會體驗 。因此﹐木藤潮香 “有幸” 以親身經歷告訴讀者 -- 何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 。

4 月 17 日
《一公升的眼淚》
最終版堂堂登場﹔和當年不同的是﹐在幻冬社的再版書中﹐除完整收錄名古屋版的所有內容外﹐又新增亞也從18歲到21歲三年期間從未發表的日記﹐結合其本人生前病中寫作的自傳加以改編﹐形成新作 。 兩本書一經上市立即好評如潮﹐讀者們被木藤母女的眼淚深深打動 。

“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每個人都有必要閱讀 ”
“她們的故事令我淚如雨下﹐有生以來第一次真正體會生存的殘酷”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書值得購買?還有什麼書值得閱讀?”
這些評論絕非一家之言,它們是全日本讀者共同的心聲 。

“這世界究竟是不是個墳場?我們究竟是不是還活著?”
荒木經惟多年前無意中的一句牢騷話﹐如今被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年輕人奉為經典 。

“我們為什麼而生存?”
亞也臨終前最後的遺問同樣值得健在的所有世人深思 。 從兩本講述死亡的殘酷讀物中﹐人們需要學會如何生存 。 “我們為什麼而生存?” 很經典的話﹐確只有到死亡來到時人們才會想起 。

摘錄自 《一公升的眼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