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是一個尷尬的年齡﹕朋友﹐該嫁的嫁﹐該娶得娶﹔剩下的﹐就得習慣姨媽姑姐拋過來的尷尬問題﹕“什麼時候輪到你﹖”
每次碰到這種問題﹐我總是支支吾吾﹑敷衍了事 。遇到熟稔的朋友問這種不識相的問題﹐就會回答他﹕“我打算當個瀟灑的單身貴族﹗”這說法不全然敷衍﹐說實在﹐我有婚姻恐懼症﹐原因很多﹕
不想被束縛肯定名列前茅 。還有
個性問題﹕小氣﹑自大兼很難相處﹐不想害街坊﹔也因為自己
不容易信任別人﹐對婚姻沒有信心 ... ...
根據發展心理學家
Eric Ericson 的說法﹐一個人是否容易接受和相信其他人﹐跟他嬰兒所受到的待遇有關聯 。如果每次他有需要 (吃喝拉撒) ﹐放聲大哭的時候﹐常常得不到長輩的回應﹐那麼﹐長大後一定變得對人有所保留 。我不曉得這種說法套在我身上有多 accurate﹐但我可以肯定﹐我對人的不信任跟我成長的過程和長大後的遭遇有關 。
母親在我三歲時去世 。雖然過後父親娶了後母﹐但一直以來﹐我跟家人的關係都是
相敬如賓 兼
相靜如冰的﹐沒什麼爭吵﹐也沒什麼兩句 。
朋友之間的情誼﹐尤其是來到吉隆坡後﹐也讓我覺得人是自私﹑沒有真感情的動物 。聽起來很悲觀﹐但我的悲觀不是天生的﹐是經驗的累積 。
我缺點很多﹐但認識我的人應該都知道﹐我算蠻重感情的﹕只要我覺得值得交心的朋友﹐我都會很積極地維繫 。所以﹐我的新朋友少之又少﹐現在參與我的生活的人﹐幾乎全都是認識了好長一段時間的老朋友 。就算如此﹐我還是覺得真正交心的寥寥無幾 ... ... (
後面刪了一行字﹐哈哈) 。
感謝上天在我平淡的生活中偶爾注入一些挫折﹐讓我看清一些事情﹐雖然真相往往殘酷得讓人
痛不欲生 (sorry﹐用了誇張修辭法) 。 而這些遭遇也讓我對身邊的事與物的信心日益崩潰 。這情況到底有多嚴重﹐也許有人聽聞過我曾經患上焦慮症 -- 就這麼嚴重 。
我也不曉得我的牢騷怎麼會發到這裡來﹖算了 ... ...
曾經有人問我﹐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 。
我也曾經很認真地想過這個問題﹐然後﹐某天﹐終於給了自己一個答案 ... ...
答案是什麼對你和他都沒有意義﹐所以不打算公諸天下 。道可道﹐非常道 。
如是我聞﹐佛陀拈花一笑﹐也只有大迦葉明白 。
你的人生該你自己去體驗﹑你自己去詮釋 。
腦擱著不用﹐很快就會生鏽... ... 哈哈﹗
Labels: 廢話歪理, 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