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06

我們的老祖宗啊﹗

這一連串的認祖歸宗緣起於何雲師太的 <尋根問祖> 。一開始﹐也只是想要尋找自己的根源 。結果﹐不找則已﹐一找便欲罷不能﹐於是﹐索性把所有考古的傑作與心得公諸於世 。 之前兩篇 post <一時姓起> <姓致勃勃> ( 請移動你的滑鼠﹐往下拉 ) 敘述了華夏姓氏的起源與當中大姓﹐現在開始切入正題﹐正式認祖歸宗 。首先登場的當然是我的姓 -- 陳﹗

陳姓﹐他們的祖先是大舜帝 (後台還蠻巴閉的) 。周武王滅商以後﹐分封諸侯﹐為了追封前代聖王的後人媯滿﹐就把大女兒嫁給他 (又和師太掛鉤了﹕我們家的老祖母是您家的金枝) ﹐封他為陳侯﹐封地在陳 (現在河南省淮陽縣) 。媯滿死後謚號陳胡公﹐陳姓就是陳胡公的後代 。明朝的 《陳氏兆祥宗譜》 中記載﹕“蓋自周武封爵之後於陳﹐以國而得姓 。” 現淮陽仍有陳胡公祠 。陳姓至今已有3000年曆史﹐傳了120代 。 世道滄桑﹐到了春秋戰國﹐有的陳氏姓了田﹐有的姓了孫 。田單﹑田橫﹑孫武﹑孫臏﹑孫權細細排起來都是陳氏人 。還有一支陳姓南遷福建﹐以後散居海外﹐海外眾多的陳姓﹐其祖根在大陸河南省東南部 。 ”

【陳】
1、出自媯姓﹐其始祖爲媯滿﹐也爲虞舜之後裔 。據 《通志。氏族略》 所載﹐周武王滅商以後﹐追封前代聖王的後人媯滿于陳﹐媯滿 爲陳侯﹐稱胡公滿﹐胡公滿傳至10世孫媯完﹐陳國內亂﹐厲公的兒子出奔到齊國﹐以國爲氏﹐稱陳氏 。
2、出於陳國公族後裔 。陳國在媯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爲氏﹐就是陳氏 。除胡公滿的子孫陳完這一支主系外﹐還有三支 。一是陳哀公之子留﹐避居陳留 。二是陳泯公之長子陳衍﹐避居陽武戶牘鄉 。三是陳泯公次子全溫之後陳孟璉﹐居於固始﹐其後因無子﹐便以穎川陳寔爲嗣子﹐遂融入穎川陳氏 。
3、出自白永貴之後 。隋初有白永貴改姓陳﹐其後裔也多改陳姓﹐是爲萬年之陳氏 。
4、劉矯的後裔也有改陳姓的 。
5、南北朝時﹐鮮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實行漢化政策﹐改複姓爲漢字單姓﹐稱陳氏 。

原先只想闡述自己姓氏的我決定大發慈悲﹐把一些大姓﹐還有親朋戚友的姓氏根源謄錄在此﹐普天共享﹕

親生母親姓【謝】 1、謝姓出自薑姓,是炎帝後裔申伯的後代。相傳炎帝居於姜水畔,便以薑爲姓。至商代有後裔孤竹君的長子伯夷與叔齊一起投奔到周。到周後反對武王伐商,武王滅商後他們又逃到首陽山,因不食周栗而死,他們的後裔仍留在商朝。成王繼位後封伯夷的後裔爲申侯,稱申伯,是申氏的始祖。厲王時娶申伯之女爲妃,生字爲宣王,宣王繼位後,封母舅申伯于謝國,後來這儀家失去了爵位,西元前668年楚國滅掉申國。其子孫按當時的習慣以新都之邑名爲姓,稱謝氏。望出陳留、會稽,史稱謝氏正宗。是爲河南謝氏。 2、出自任姓,爲黃帝之後。相傳黃帝之子25宗。得其姓者14人,爲12姓,其中第7姓爲任姓。任姓有10個小車,其中第一爲謝國,因周宣王時使召公營謝邑,以賜申伯,蓋謝已失國,子孫亡散,以國爲姓。是爲河南謝氏。 3、爲他姓改謝姓。據《舊唐書不文苑傳》,衛州人謝偃之本爲鮮卑族人,姓直勒氏,後改爲謝氏。亦爲河南謝氏。

後母姓【葉】 1、出自羋姓沈氏,爲帝顓頊的後代。據史書所載,帝顓頊的後裔陸終有一子名季連,賜姓羋。他的後裔鬻熊很有學問,作過文王的老師。後成王便追封其曾孫熊繹于荊山(今湖北西部)一帶建立荊國,定國號爲楚。春秋時,楚莊王有一曾孫叫戌,任沈縣尹,有稱沈尹戌。其後代就有人以沈爲姓。沈尹戌後來任楚國左司馬,他爲人正直,疾惡如仇,深得楚人敬重。楚昭王十八年戰死沙場,昭王封他的兒子沈諸梁在葉(今河南葉縣南舊城),稱爲葉公。葉公曾平定白公勝的叛亂以複惠王,有功于楚,得封南陽,更獲賜爲公,後委其事於子,而退休于葉。其後人便以邑地爲姓氏,稱爲葉氏。由上可見,沈、葉本爲同宗。是爲河南葉氏。 2、據《姓氏考略》所載,在我國古代的所謂南蠻之中,也有以葉爲姓的。如春秋時吳國的葉雄是也。

當心理輔導員的屋友跟唐朝的皇帝們一樣姓【李】 相傳帝堯時,有個叫皋陶的人掌管司法,當時這種官叫大理。皋陶制定了五種刑罰,他不但善於斷案,身邊還有一頭獨角獸,這頭奇獸善於辨別疑案,見到有罪的人就會用角去頂,無罪則不去碰。因為這樣,皋陶處理案子從不失誤。以後皋陶的子孫世代做大理,被人們稱為理氏。到了商朝末年,執法不阿的理氏後人理徵,因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理徵的妻子帶著幼小的兒子理利貞逃走了。母子二人無錢無食,幸好遇到一片李樹林子。正當果子成熟,母子以李子充饑,才得以活命。利貞不敢再稱理氏,於是改稱李氏。利貞的子孫後來在周朝做了官。如果按這個傳說推算,上溯到李利貞,李姓的歷史,已經有三千多年了;如果從皋陶算起,那就應該有四千年了。   到了唐朝,老李家出了皇帝,常把“李”作為獎品,賜給有功的臣子,許多不姓李的也姓了李。突厥人朱邪赤心,就受到這樣的賞賜改為李國昌。以後李國昌的後代李存勖建立了五代的後唐。

嗜車如命的屋友跟虎門銷煙的傢伙一樣姓【林】 林姓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姓氏,相傳由商朝末年的名臣比幹而來。比幹原是商朝王室成員,在商紂王時擔任少師之職,以忠正敢言知。紂王昏庸無道,他多次進言匡諫,後來因此獲罪,被剖心而死。夫人陳氏爲躲避官兵追殺,逃難于長林石室,生子名堅,因生於林被周武王賜以林爲姓,史稱林堅,被林姓人尊爲受姓始祖。除上述一支外,林姓還有其他來源。相傳東周時,周平王有庶子名開,字林。子孫以他的字爲姓,姓林。後來,他又生子英,英生茂、慶等。因周平王建都洛陽,這支林姓也起源於今洛陽所在的南郡,譜書也因此稱他們爲河南林姓。另外,北魏時,鮮卑族中有丘林等姓,在孝文帝改姓運動中也改姓林,並注籍爲河南洛陽人。以上三支林姓是當今林姓的主要血統所出。

大一的室友跟宋朝的才子家族一樣姓【蘇】 蘇氏姓源有兩支: 1、出自高陽。《蘇洵族譜》雲:“蘇氏之先,出於高陽。高陽之子爲稱,稱之子曰老童。老童之子生重黎及吳回。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曰礬,爲昆武。昆武始姓己姓,其後爲蘇、顧、溫、董。”後蘇氏繁衍于河南、河內,逐漸成爲人數衆多的一姓。 2、另一支蘇姓出自少數民族。漢代遼東烏垣有蘇姓。又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拔略氏改蘇姓。

大二那年有兩個 [阿斗] 室友都姓【劉】 1、出自祁姓,爲炎帝堯陶唐氏之後。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後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後來祁氏被封于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這就是陝西劉氏。 2、出自姬姓,爲周太后的後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封王季的兒子于劉邑,其後裔以邑爲氏,世代相傳姓劉,這就是河南劉氏。 3、出自他姓,爲他族、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據史書記載:一、漢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單于爲妻。依照匈奴的習俗,貴者皆從母姓,單于的子孫於是皆從劉姓。於是便生成這支劉姓。二、據史籍記載,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入關中建都之策,得到劉邦的重用,劉邦稱帝後,賜姓劉氏,其後保持此姓;劉邦爲了感謝項伯在鴻門宴上對他的救命之恩,賜他劉姓。三、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鮮卑族的複姓獨孤氏改爲漢字劉姓,成爲當時大姓之一。其他入遷中原的少數民族也有改作劉姓的。

大三的室友三口江鳥姓【張】 1、出自黃帝之後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爲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爲姓氏的。是爲河北張氏。 2、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西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爲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3、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于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爲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爲張氏。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姓張氏的。

被人 K 到叫 ‘啊喲’ 的她姓【余】1、据《风俗通》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春秋时,秦国有个臣医叫由余,他的祖先是晋人,避乱于西戎。由余本来在西戎为官,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就留在秦国为臣。他为穆公谋划征伐西戎,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他的后代子孙以其名字为姓,有的姓由,有的姓余, 同出一宗。2、出自赤狄族,为隗姓之后。据《国语》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姓。”3、系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相传铁穆宰相乃是忠臣,太祖听信谗言,要捉拿铁穆宰相的五个儿子。五子星夜出城,逃至贵州,见太祖亲领追兵前来,就躲在凤锦桥下。追兵到来时,有人见桥下水波动荡,提出可疑,太祖未加细查,随口说:“江中有水,水中有鱼,何必大惊小怪,快快继续向前追赶。”铁穆氏五兄弟逃脱后,原想改铁穆氏为金氏,最后决定改为余氏。“余”比金字少一横,又是“水中有鱼”的鱼字的谐音,堪称一字双关。

兩個偶爾會到這兒來逛逛的前同事都姓【庄】1、出自芈姓,是春秋时期楚国王族之后,楚国君王芈旅去世后,谥号为"庄",即历史上德楚庄王。楚庄王德支庶子孙,以祖上谥号为姓,成为庄氏。2、出自子姓,是春秋时宋国国君宋戴公名武庄,其后人即以其字为姓,成为庄姓一支。庄姓形成以后,曾于汉代出现过一次易姓。汉明帝名刘庄,讳庄字。庄姓在汉明帝以后改为严姓。魏晋南北朝时,有的严姓复祖姓仍为庄姓,故历史上有"庄严一家"之说。庄姓望出天水(今甘肃通渭县西南)。

他的一張口勝過人家三把刀的老【王】1、出自姬姓。周靈王太子姬晉,因直言進諫,使王上大怒,被廢為庶民,遷居到琅琊(今山東省膠南一帶),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為王族,世人稱其「王家」,就延用成姓。還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畢公高,其后代子孫因故散居京兆、河間一帶,以本為王族之故,自稱為王姓。后世沿襲未改,漸成大姓。2、出自媯姓,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陳留一帶,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為王姓。3、出自子姓,是成湯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為紂王的兄長,因勸諫紂王被殺,葬于汲郡,其子孫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改姓王氏。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為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傳八王,被秦所滅,其子孫被廢為庶民,其中一支自認為齊國王族,遂以王為姓。5、出自春秋時魏獻子之后。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為王。后業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難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孫為魏國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無忌,避難于泰山,至西漢入朝,被封為蘭陵君。其后自謂出自王公顯貴之家,易姓王氏。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稱帝。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與帝王同姓。歷史上因封賜姓王的人還多,其子孫也以王為氏。7、出自少數民族。據《通志.氏族略》稱:王姓「出河南者,為可頻氏﹔出馮詡者,為鉗耳族﹔出營州者,本高麗﹔出安東者,本柯史布。此皆虜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號曰王氏。」8、出于自改姓為王氏的。舉如南朝梁將王僧辯,本為鮮卑族,姓烏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個王世充,本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時人劉去非,自己改名換姓叫王保義,其子孫延襲姓王﹔滿族完顏氏,有的改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為王姓。

拜拿督公的靈魂工程師姓【傅】傅姓在商朝就有了。武丁是商朝最有雄心的君王,他決心使衰落的商朝重新振興起來,可是滿朝文武中,竟找不到一個可以幫助他的人,武丁憂心忡忡。一天,他做了個夢:夢見有神人帶一個囚徒模樣的人,那人背有點兒駝,身穿粗麻布衣服,胳膊上被拴著繩索。神人說:“這就是你要找的聖人。”武丁醒後,立即請人畫了那人的像,令人按畫像四處尋訪。終於在一個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了這個人,他名叫說(yu岢),正和囚徒在一起修路。帶到朝中一看,與夢中那人一模一樣。武丁便與他談論國家大事,他說得頭頭是道。武丁聽得高興,當即任命他做宰相。由於他在是傅這個地方被發現的,人們稱他為傅說。傅說執政後,果然天下大治。傅說的後代便以傅為姓。

那個愛哭﹐卻愛上啞巴的女孩姓【凌】淩姓是黃帝姬姓後裔。他們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姓纂》說:“康叔支子為周淩人,子孫以官為氏”。所謂“淩人”,是當時的一種掌管夏季藏冰的官。淩氏是源自周文王的孫子,由於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擔任“淩人”,以官為氏,稱淩氏。

生錯時代的他姓【柯】 1、出自姬姓,始成於春秋。吳國有個叫柯虜(盧)的人,是吳王的兒子。他的後代就用他名字中的"柯"字作爲自己的姓氏,遂成柯姓。 2、出自薑姓,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爲薑子牙的嫡系子孫,源出齊國。 3、北魏柯拔氏改姓柯,其後世子孫稱柯氏。 4、古代羌族、鮮卑族中都有柯姓,其後代子孫亦稱柯氏。

喜歡打電話敘述生活苦悶的經理跟造紙的傢伙一樣姓【蔡】 1、出自姞姓,乃黃帝之後。據《國語。晉語四》所載,"黃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爲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是也。"又據《潛夫論。志氏姓》所載,"姞氏封于燕┄┄姞氏之別有闞、嚴、蔡、光、魯、雍、斷、須密氏。"古時燕地大致在今河北北部。 2、出自姬姓,爲周文王得後裔。周滅商後,封文王第5子叔度于蔡,讓他與管叔、霍叔一起監管殷得遺民,稱爲"三監"。武王死後,周成王年紀太小,周公旦(武王的弟弟,又稱周公)因此臨朝攝政。管叔、蔡叔、霍叔等都很嫉妒周公攝政,便聯合武庚反叛,周公討伐武庚,事後處死管叔,並將蔡叔放逐。後成王改封蔡叔度的兒子胡于蔡,稱蔡仲。春秋時,因受楚的逼迫,多次遷移。蔡平侯時遷新蔡(今屬河南),稱上蔡;昭侯遷州來(今安徽鳳台),稱爲下蔡。蔡國傳23代,曆24君,立國600多年,西元前447年被楚國攻滅,子孫散居楚(今屬湖北)、秦(今屬陝西)、晉(今屬山西)、齊(今屬山東)等各國,以國爲姓氏,稱蔡氏。

就要出車的她姓【許】 1、出自薑姓,以國爲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許氏與齊氏同祖,爲上古四岳伯夷之後。"四岳"(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薑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以姬姓和薑姓部落爲主的盟軍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姬姓國--西周。周成王時,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爲文叔,也稱爲許文叔。春秋時,許國稱爲楚國的附庸,戰國初期被楚所滅。許國亡國後,子孫以國爲氏,稱許氏,史稱許姓正宗。 2、傳說堯帝時許由的後代也稱許氏。許由相傳是堯舜時期的高士賢人,居住在箕山。他死後被葬在箕山,後人稱爲許由山。四千多年前活動于穎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當年許國之地。

來自東京的他姓【連 1、出自遠古顓頊高辛氏。顓頊的曾孫陸終的第三個兒子名叫惠連,他的後代於是就以他們祖先的字作爲姓,於是形成連姓。 2、從官職而得來。出自春秋時期的羋姓。楚國公族有連敖、連尹的官職,後來這兩個官職就作爲姓氏傳了下來。 3、出自薑姓。是春秋時期齊國公族的後裔。齊國大夫連稱的後代以祖上的名字爲姓,稱爲連姓。

喜歡逆著光飛行的她跟水滸的作者一樣姓【施】 1、是上古夏朝時,有個諸侯國叫施國(在今湖北恩施縣境),國亡以後,其公族子孫就以國名爲姓,世代相傳姓施; 2、是古代春秋時,魯國有個大夫叫施父,他的後代便以施爲姓,世代相傳。

去了上海便石沉大海的前屋友跟佘太君她們一家一樣姓【楊】 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稱唐叔虞。唐叔虞的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時被封爲楊侯,春秋時晉國滅楊,楊成爲晉國羊舌肸的封地。晉武公(燮的第10世孫)時封次子伯僑于楊,稱楊侯,是爲楊姓人的受姓始 祖。伯僑之孫突食采於羊舌,爲羊舌大夫,是爲羊舌氏。突之孫肸,字叔向,又稱叔肸,因戴晉有功,被分封于楊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爲氏,稱楊氏。西元前514年,晉滅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華山仙谷,遂居華陰,稱爲楊氏,史稱楊氏正宗。 2、出自賜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貴州的僚族分支)後,賜當地少數民族爲趙、張、楊、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楊姓。如福建林姓遷居廣東梅州後改姓楊。《北史》載,楊義臣本姓尉遲,後改楊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施行漢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盧氏改爲楊氏。

淑勤和慶瑜都姓【曾】 曾姓來源比較純正,據有關史料查證,主要出自姒姓,爲夏禹的後裔。相傳帝舜時,鯀的妻子因夢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賜予禹姒姓。據《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載,相傳夏禹的第5世孫少康中興了夏室後,曾把自己最小的兒子曲烈封於一個叫“鄫”的地方,在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少康的這一房子孫所建的鄫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大約相襲了近兩千年,一直到春秋時代,即西元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這時候,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並在魯國做了官。其後代用原國名“鄫”爲氏,後去邑旁,表示離開故城,稱曾氏,就此世時代代承襲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曾氏家族長久以來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記錄,現在曾姓的中國人,都是一脈傳自太子巫,系出上古聖君夏禹,名副其實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對於同姓聯婚,曾氏家族一向嚴格禁止。

心中有個巨人的他姓【黃】 黃姓爲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其主根在古黃國(今河南信陽地區潢川縣),黃姓起源有三支。 1、出自嬴姓。帝舜時代,東夷部落的首領叫伯益,是"帝顓頊之苗裔",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傳說伯益的後裔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合稱嬴姓十四氏。 其中的黃氏大約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因被周朝封爲子爵,又稱黃子國。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於抗衡。西元前648年,黃被楚滅。亡國後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爲氏,就是黃氏。 2、出自金天氏之後。台駘是上古時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爲水官之長,顓頊時受封於汾川,後世尊爲汾水之神。春秋時,台駘的後人曾建立沈、姒、蓐、黃諸國,後來都被晉國滅掉了。其中黃國公族子孫以國爲姓,成爲黃姓。 3、起源於中國古代南方的蠻族。《新唐書》中有"邕管(在廣西境內)蠻有黃姓。唐黃少卿、少高、少溫是也。"其實,此支黃氏乃是黃國遺民的後裔。

剛剛嫁女兒的嬸嬸姓【邱】【丘】1、出自薑姓,爲姜太公的後裔。西周初年,太師呂尚(姜姓,呂氏,名望)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被封于齊,建齊國,都營丘(今山東淄博市東北舊臨淄),號稱齊太公,俗稱姜太公。其子孫中後有以地爲氏的,稱爲丘氏。史稱丘姓正宗。 2、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時,封其小兒子曲烈于鄫(今河南省柘城縣北),至周靈王時,爲莒國所滅,其子孫去邑爲曾氏,其後分支中就有以丘爲氏。此爲曾、丘聯宗之說。 3、出自嬀姓,以地爲氏。春秋時,陳國(開國君主是胡公滿)有宛丘,邾國(傳爲顓頊後裔挾所建,曹姓)有弱丘,居者皆以"丘"爲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漢代少數民族烏桓族有丘氏。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鮮卑族複姓丘林氏、丘敦氏改爲漢字單姓丘氏。 這幾支以丘爲姓的宗族,後來大多數都改了邱姓。滿清入關以前,這個家族大多是以"丘"(古時的"丘"與"邱"通用)爲姓的,一直到清雍正皇帝時,才由於避諱孔子的名號,而下令把"丘"一律改爲"邱"姓。民國初,晉代詩人邱逢甲倡議複丘姓本字,他首先將本人姓名寫 作丘逢甲,閩、粵邱姓族人也紛紛回應改邱爲丘,但仍有不少邱姓人繼續沿用邱字。結果現在的邱姓人士隨處可見,而以丘爲姓的人反而不多了。

中學的老友鬼鬼姓【潘】 1、出自姬姓,爲周文王子畢公高後。畢公高封其子季孫于潘,附庸于畢國。據說其地在今陝西省北部,子孫以采邑命氏。 2、出自羋姓,春秋時楚國有潘氏,見於家傳者始租爲潘崇。 3、出自北方鮮卑族,後魏時,代北鮮卑有姓破多羅者,後改潘氏。

公﹑慧敏﹑星馳都姓【周】 1、周姓的最早出現,可追溯到遠古的黃帝軒轅氏。據《姓氏考略》所載,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後代都以周爲姓氏。 2、出自姬姓,其始祖爲周文王。黃帝的兒子後稷,姓姬。後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東征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後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爲姓氏。西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及周朝遺民以周爲氏。如周平王之後,這一支通常被認爲是我國周姓來源的主要部分。周赧王之後。周公旦之後。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爲周的。如唐玄宗時,有姬氏因避帝名諱,故而改姓周。元時,有蘇氏改姓周的。唐末有叫成納的,後梁時賜姓周。北魏時有鮮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時,代北複姓賀魯氏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漢字單姓周氏。

問米﹑占卜樣樣精的神婆姓【吳】 1、上古已有吳姓。一是舜後代有封在虞的,因"虞"與"吳"音相近,故舜後有吳姓。一是顓頊帝時有吳權,其後亦有吳氏。一是少康帝時有神箭手吳賀,其後有吳姓。 2、出自姬姓,以國爲氏,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後裔。商時,黃帝的12世孫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兒子季曆頗有才幹,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時,有聖瑞出現,所乙太王就屬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兒子太伯和二兒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傳位給季曆,再傳位給姬昌,就決定自動讓賢,便一起南下荊蠻(周人敵視楚國的稱呼)。太伯和仲雍給當時比較落後的江南帶去了中原先進的文化,被當地土著推舉爲君長,號稱句吳。太伯死後,由仲雍繼位。周武王(姬昌爲文王,其子姬發爲武王)滅商後,仲雍的3世孫周章爲諸侯,國號改稱吳,並追封太伯爲吳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孫壽夢稱王,建都今江蘇吳縣。壽夢的第四子季紮本該繼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爲生。此後吳王壽夢的後裔分爲兩支:一支在政治上發展,出現了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等著名國君;另一支則是季紮及其後裔獨立發展,人丁繁衍衆多,構成了當今吳姓的絕大部分。吳國被越國所滅後,其子孫便以國爲氏,稱吳氏。

會駕飛機的她姓 【歐】【歐陽】1、出自歐冶氏,與區同出於一個源流。春秋的時候有匠人叫歐冶子,因爲他居住在歐餘山,又以冶煉鍛造兵器出名,所以以歐冶爲姓。歐冶子後來移居到福建的閩侯縣冶山,爲越王鑄造過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鈎等五種利劍。名噪一時。後來又于徒弟爲楚王鑄造了龍淵、太阿、工布三把利劍。歐冶子的後代以祖先的名字做爲姓氏,形成了歐姓。有的去掉欠字爲區姓。歐與區音同。 2、出自姒姓。與歐陽姓同宗。夏朝帝王少康的兒子無餘,被封於會稽,建立了越國,爲諸侯國。到春秋的時候被吳國給滅掉了。十九年,鈎踐又複國。到鈎踐六世孫無疆爲越王的時候。被楚國所滅,無疆的次子蹄被封于烏程歐餘山的南部,以山南爲陽,所以稱爲歐陽亭侯,無疆的支庶子孫,於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爲姓氏,形成了歐、歐陽、歐侯三個姓氏。後來雖然也有歐陽、歐侯省姓爲歐,但是起源仍爲這一支。

何雲師太會不會就姓【何】何姓本是韓姓。秦滅六國以後,南韓貴族韓氏子孫散流各地,有一支居住在江淮一帶。當地方言把“韓”讀成“何”,後來這支韓氏人就變成了何姓。

當中有些姓氏是為常捧我的場的朋友特地找的﹐比如余小姐和庄小姐﹔還不快說謝謝﹖哈哈﹗哦,忘了,姓郭的可以到何雲書軒去看看 。

資料來源﹕
http://big5.huaxia.com/wh/zsc/2004/00269347.html
http://www.andrew0668.com/fcgi-bin/lb51/topic.cgi?forum=44&topic=207
http://www.9wh.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426
http://qiwangheping.netor.com/pedigree/HundredName/frame.asp?id=31&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name=%D7%AF&ed=5&eid=2134

Labels: ,

15 Comments:

Blogger 呼吸的747 @ 747 is breathing said...

kam sia, jin kam sia
我总算找到我的老祖宗了:-)

7/27/2006 04:33:00 pm  
Blogger winterwhale said...

我家就有挂着一副祖宗姓氏的根源,好像写得比较长,但大致都一样啦~

7/27/2006 10:57:00 pm  
Blogger W said...

‘找到’就好﹐
‘一樣’就好﹐
哈哈﹐詞窮﹗

但我相信搞部落的酋長們應該都知道‘看到留言’的那種喜悅。所以﹐留來留去﹐還是我們自己唱戲自己爽﹐哈﹗

別人啊﹐你們在嗎﹖說說話呀﹗
(哈哈﹐七月變瘋的前兆)

7/28/2006 01:16:00 am  
Blogger 血大夫 said...

现在半夜了,抛一句话好了?

怎么没有我的祖宗的姓 !?

你这么快又换画了,还真花心
请教下这首什么歌??

word veification 还真麻烦

7/28/2006 06:17:00 am  
Blogger 呼吸的747 @ 747 is breathing said...

是啊,自己唱戲自己爽

BloodDoc
way少怎么知道你老祖宗姓啥?
"嗡"嗡嗡,小蜜蜂
way少快替他找回老祖宗!

7/28/2006 03:26:00 pm  
Blogger W said...

早上上課﹐打算下午回來後問個究竟﹐沒想到‘口還沒開’就看到暗示了。不﹐應該說是明示﹗希望沒有會錯意。

問題問不了﹐只好給答案﹕是意大利天后Giorgia 的 'Gocce Di Memoria'。

人不花心枉少年﹗

7/28/2006 04:46:00 pm  
Blogger 血大夫 said...

果然不赖是修脑的,上飞机探一探便估的一点不差。

这首歌倒是真好听,不明白歌词也没关系

你这么快换画,到我那儿的人可是东施效不了萍呢

你今天怎么不来坐坐呢?

我那儿开始升白旗了,你有空帮我看一看,还有那个驾飞机的
kam siah, Vielen Dank !

7/29/2006 06:33:00 am  
Blogger W said...

你的朋友講得比白話文還要白﹐我想﹐連蜜蜂都可以猜到。

近期﹐我這寬頻有點‘神’﹐BROWSING特別慢﹐還常常HANG。很多時候﹐打好了留言﹐一按鈕﹐‘NOT FOUND’的東西出現了﹐又得重新打過。後來﹐習慣後就先 COPY。但這種反反復復的過程﹐還是蠻累人的。所以﹐留言前﹐三思了﹐哈哈﹗

升什麼白旗﹖‘看’是沒問題的﹐就看嘛﹐有什麼難的﹐哈哈﹗

你那邊就要起程了嗎﹖

7/29/2006 12:02:00 pm  
Blogger W said...

剛剛到你那兒看﹕果真要啟程了﹗就送你這首歌吧﹐也讓你那邊的东施可以多效效萍。順風﹗記得早點回來 (好像媽媽跟兒子喊話﹐哈哈)

7/29/2006 12:28:00 pm  
Blogger 呼吸的747 @ 747 is breathing said...

way少,你说话真是令人笑到beh tahan

我这边更糟啦,都说办公室的电脑已经奄奄一息了,常常打留言到一半,窗口会自动关闭...
我们的blogger不至于太糟,MSN Space才真的惹人厌,常常无法留言,害我一直要先COPY

7/29/2006 10:48:00 pm  
Blogger W said...

我想﹐可能七月鬼門開﹐我這裡的窗口近期也常常莫名其妙地關掉。(其實是STREAMYX的問題﹐哈﹗)

至於 MSN 嘛﹐我原先還以為只是我電腦的問題﹔曾打算在那個什麼蓮花池那邊打聲招呼﹐奈何它總是扭計﹐所以已打消了這念頭。

7/29/2006 11:46:00 pm  
Blogger 呼吸的747 @ 747 is breathing said...

是啊,我的streamyx哪,我看乌龟都比它爬得快

那个莲花池啊,都不懂犯了谁,要投几个钱币还真不简单

7/30/2006 11:18:00 pm  
Blogger W said...

原來﹐家家都有一尾走得很慢的 Streamyx﹐真是他媽的 (一直很想罵這句話)豈有此理﹗

其實﹐也不能怪那個蓮花池﹐很多 MSN 都有類似的問題﹐她不過是把它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已。

7/31/2006 12:45:00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西施是不是我的祖先之一啊?
对了,这里通知你们那家人,我明天终于开工啦。

7/31/2006 10:58:00 am  
Blogger W said...

恭喜恭喜恭喜你﹗做啥呀﹖方便在這裡透露嗎﹖還是改天喝茶再聊。

西施確實姓施﹐但是不是你的老祖母﹐我就不得而知了。她真正的子孫可能姓范﹐哈哈﹗

“西施,姓施,名夷光 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她因為身體不好,經常皺眉,也被譽為病美人。”

7/31/2006 11:50:00 am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