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06

老祖宗又駕到﹗

上一篇文章標明 [我們的趙錢孫李] ﹐可偏偏漏掉 ‘趙錢孫’ 。如果我生在宋朝﹐現在應該在午門聽斬﹔明個兒﹐我的頭顱肯定不在脖子上了 。為了將功補過﹐也希望更多人可以籍著這兩篇文章認祖歸宗﹐便補上這篇後續﹔可我的好朋友們都不愛用這些姓﹐所以﹐大部份都沒戲唱 。

另外﹐因為之前那篇文章完全沒有提到 ‘趙錢孫’ ﹐卻張冠李戴﹔被當局發現後﹐已被奪走她那名不正言不順的頭銜 。

宋朝天下都得聽姓【趙】的 1、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體始祖是造父。伯益爲顓頊帝裔孫,被舜賜姓嬴。造父爲伯益的9世孫,是西周時著名的駕馭馬車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訓好後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爲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侖山,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而正在這時聽到徐國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此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鎬京,及時發兵打敗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趙城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爲趙氏。周穆王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7世孫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爲晉大夫。到戰國初年,叔帶的12世孫趙襄自聯合魏氏、韓氏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至他的孫子趙籍時,正式獲得了周烈王的承認,與韓、魏兩家並列爲諸侯。西元前】2年,趙國爲秦國所滅,其王室貴族和平民百姓紛紛以國名爲姓,稱趙氏。 2、出自他族改姓。

人人皆為之瘋狂的它姓【錢】 宋人鄭樵《通志。氏族略》將錢氏列入"以官爲氏"類,說:顓帝曾孫陸終生彭祖,裔孫孚,周錢府上士,因官命氏焉。據《史記。楚世家》記載,陸終是顓頊的曾孫,他的妻子懷孕三年,剖腹産,生出6個兒子,"三曰彭祖"。彭祖是有名的大壽星,《世本》說他"姓箋,名鏗,在商爲守藏史,在周爲柱下史,年八百歲。"他的後裔彭孚,在西周任錢府上士(錢府,掌管錢財的官署;上士,官名,周代士有上士、中士、下士)彭孚以官職爲姓氏,就是錢氏。 因西周建都於鎬京(今陝西西安),彭孚必在京爲官,故錢姓形成於陝西。

曾到檳城打拼的中國第一偉人跟從石頭裡爆出來的猴子一樣姓【孫】 1、出自姬姓,爲衛國國君康叔的後代。拒《元和姓篡》所載,周文王弟8子康叔爲衛國國君,其九世孫叫惠孫,惠孫有個孫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孫氏。因此他又叫孫仲。孫仲的子孫世居汲郡,是爲河南孫氏。 2、出自羋姓,爲春秋時楚國令尹孫叔敖之後。孫叔敖時楚國 期思人,字孫叔,在他任楚令尹時,因教化民衆,曾在期思開發水利有功,而深得楚人的擁護,其子孫便以他的字命氏,也稱孫氏。 3、出自嬀姓。春秋時,陳(爲周武王滅商後所封的嬀姓國)厲公的兒子叫陳完,因事逃到齊國後,改姓田,田完的5世孫無宇次子田書,爲齊國大夫,因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氏。後來齊國內亂,孫書的後人出奔吳國。吳將孫武,其後也。是爲山東孫氏。

她說雙手沾滿鮮血的他姓【翁】 1、來源於周朝時期的姬姓。屬於西周昭王的後代。相傳周昭王的小兒子生下來的時候雙手緊握,別人都掰不開,周昭王去掰,卻是應手而開。只見他的小兒子的左手掌的紋路像是篆書的“公”字,右手的掌紋像一個篆書的“羽”字。周昭王於是就給他的小兒子起名叫做“翁”。翁的子孫後代也以翁作爲自己的姓氏。 2、根據史料記載,周昭王的庶子食采于翁山(在今天的浙江省定海縣東,也有說是廣東省翁源縣的)。他的子孫後來就以邑名爲姓,世代相襲,形成了翁姓。 3、上古夏朝初建時期,啓爲夏王,當時有一位貴族叫翁難乙,相傳他就是翁姓最古老的祖先。

胃痛入院的她姓【胡】根據《元和姓篡》等史籍記載,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聖君虞舜的媯姓后裔。這樣說來,其胡姓始祖,應當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為陳地的胡公滿了。胡公滿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孫,周武王的東床快婿,被封為陳侯。由此可見,中國胡氏的先祖是正統的虞舜后裔,黃帝子孫,并非后來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胡氏還有兩支源于古代的國名。周代有兩個胡子國。一個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諸侯國。它曾參與以楚國為首的聯軍去攻打吳國,后來又跟隨楚國與吳國作戰,楚國回師途中順便吞并了胡子國。另一個胡國是歸姓,在魯定公時被楚國滅掉。這兩個胡子國亡國之后,王族子孫都以原國名為姓,又形成兩支胡氏。在胡氏中,曾經出現過復姓胡母氏。胡母氏這一復姓,得姓于齊宣王之時,距今有兩千四百八十多年的歷史。胡氏復姓,開始也很盛行。秦時,有太史令胡母敬,漢時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晉代以后,胡母復姓漸漸被"胡"這一單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孫大多改姓為胡,使得胡母復姓所傳日漸減少。這大概是這一胡母復姓傳之不多,至今仍然為數稀少的原因之一吧。胡姓中,除了源自黃帝后裔的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為數不少。漢代以后,特別是五胡亂華之時,進入中原的外族,紛紛"改姓胡氏",為漢族胡氏沖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來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胃痛她表妹姓【曹】 根據《元和姓篡》的記載,中國的曹姓,最初是顓頊嬴姓的後代。綜合各種史料,曹氏的源流有三: 1、起于黃帝姬姓的後代。西元前十一世紀,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鐸被封于曹,建都陶丘,成爲始封之君,也就成爲曹氏的始祖。 2、由邾姓改姓爲曹。提起曹氏姓源,往往同朱氏聯繫起來。這是因爲朱姓源于周時的邾國,而邾國本來是曹姓所建。顓頊帝的玄孫陸終生有六子,其中第五子安被周武王封在邾國。古代邾國貴族一直以國爲氏。後來邾被爲楚所滅,安的子孫,一部分改姓朱,一部分則改姓曹。這兩支曹姓子孫都發源於山東省境內,所以,早期的中國曹姓人都來自山東。 3、古代曹國人來中國後以曹爲姓。古代的曹國,大約在今烏茲別克共和國撒馬爾罕的北方和東北方一帶。《北史》、《隋書》等書記爲昭武諸國之一。當時,有曹國人來中國,有的以曹爲姓,傳之後世。

麗君翠雯姓【鄧】 1、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爲姒姓)。相傳夏朝時帝仲康有子孫封在鄧國(今河南鄧州一帶),鄧君的後世子孫就以國爲氏,稱鄧氏。 2、出自子姓(商族的始祖契爲子姓)或曼姓。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鄧國曼城,是爲曼侯,稱曼氏,曼氏後來又改封鄧國(此鄧國在今河南省孟縣的西南),經西周、春秋延續了600多年。西周時,鄧國是周朝南方較爲重要的一個異姓侯國,但因與楚爲敵,於西元前678年被楚國滅掉。鄧侯子孫爲紀念故國,便紛紛改姓鄧,史稱鄧姓正宗。 3、出自李氏。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李煜的第8子李從鎰,受封爲鄧王。西元975年南唐爲北宋所滅後,宋太宗下令緝拿南唐宗室,李從鎰之子天和出逃,以父親封地爲氏,其後世子孫遂稱鄧氏。

2006金曲獎捧走最佳作曲的她姓【戴】 1、出自子姓,爲商湯的後裔,以諡好爲氏。據《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書辯證》所載,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亂”後,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紂之庶兄子啓(子姓)于商的舊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國。宋國第11位君主(前799年-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後被諡爲戴公。戴公傳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年-前748年)其子孫遂以諡號“戴”爲氏,是爲河南戴氏。 2、出自姬姓,以國爲氏。據《通志·氏族略》及《左傳》所載,春秋時有戴國,爲姬姓諸侯國,在今河南民權縣東,一說在河南蘭考縣 。隱公十年(前713年)亡于鄭國,一說亡于宋國。其族人遂以國名“戴”爲氏。 3、據《鼠璞》載,殷氏有改戴姓的。武王滅商後,不少殷遺族以國爲氏,稱殷氏,其後就有改姓戴的。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帥哥 JASE 姓【馮】 (看圖按這裡)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昌之后。據《元和姓纂》、《后漢書》等所載,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后裔畢萬,西周時,在晉為大夫,當時晉獻公陸續功滅了許多小國,其中包括畢萬的一支孫被封于馮城,其后子孫以邑為姓氏,稱馮姓。史稱馮氏正宗。是為河南馮氏。2、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后。據《世本》所載,春秋時鄭國有大夫馮簡子,因封邑在馮而得氏。后馮邑被晉國所奪,成為魏氏子弟長卿的封邑,長卿的后裔也稱馮氏。是為河南馮氏。

開天闢地的他姓【彭】 1、火神祝融之後,以國爲氏。相傳陸終爲古祝融之後,生有六子,三曰彭祖帝堯封彭祖于彭(今江蘇徐州市),爲大彭氏國。大彭氏國于商朝被滅後,子孫以國爲氏,就是彭氏。彭祖原姓篯名鏗。據說他年輕時做了一碗野雞肉羹獻給上帝,上帝吃得高興,就賜他長壽。他經歷夏商兩代,活了八百多歲,所以人們稱他彭祖。商朝時,商王派人向他討教長壽的秘訣,他卻回答說:"我幼年時父母雙亡,從小就身體不好。長大後,又碰上犬戎入侵,流落西域一百多年。我從年輕時到現在,已經死了四十九個妻子,失去了五十四個兒子,經歷的人生憂患實在太多,精神上大受影響。象我這樣的人,本來就先天不足,後天又保養不好,所以現在身體弄得如此乾瘦枯槁,恐怕快要不久于人世了,哪里還談得上什麽延年益壽的方法呢?"說完就長歎一聲,飄然而去。 2、祝融之後有八姓己、董、彭、禿、妘、斟、曹、芊。周滅之。彭爲八姓之一。

【廖】 1、出自己姓,爲上古時期廖叔安之後裔。相傳帝顓頊有個後裔叫叔安,夏時,因封于廖國,故稱廖叔安,其後代以國爲氏,稱廖氏。 2、出自姬姓,爲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後裔。周文王有個兒子叫伯廖,因受封于廖,其後裔也有以廖爲氏,稱廖氏。這支廖氏,望出巨鹿。 3、出自偃姓,堯、舜的賢臣臯陶的後裔夏時受封於蓼而得姓。楚穆王四年滅英、六二國,其後子孫有以國爲氏;或以姓爲氏,即廖氏。 4、爲繆、顔二姓所改。繆、顔二姓皆皇帝所賜,殷紂王執政時,殘酷無道,繆、顔二姓有隱居于黃河西北,改姓爲廖。

【魏】 1、出自姬姓,以邑爲氏,或以國名爲氏。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受封于畢,其孫畢萬在畢國被西戎功滅後,投奔到晉國,成爲大夫。因功,被賜魏地爲邑,其後子孫以邑爲氏,稱爲魏氏。西元前445年畢萬的後代魏斯建立魏國,西元前】5年被秦所滅後,亡國的魏國王族以國名爲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稱魏姓正宗。 2、外姓改姓魏。戰國秦昭襄王時有國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異父弟魏冉,本楚人,羋姓,後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慶元進士,本高氏,後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進士,後改姓魏。

【羅】 1、出自妘姓,爲顓頊帝之孫祝融氏之後裔。"妘"爲中國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據《說文通訓定聲》記載,鄢、鄶、路、逼陽、鄅等姓,都是古時的妘姓國。祝融,名黎,爲帝嚳時的火官(掌管民事),後人尊爲火神因有攻,能光融天下,帝嚳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後裔分爲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史書稱爲"祝融八姓"。到了周朝的時候,有子孫被封在宜城(今湖北省宜城縣),稱爲羅國。西元前690年,羅國被楚國所滅,於原地另置鄢國,祝融氏的子孫就逐漸向南遷移,最初遷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長江沿岸的枝江縣),至周末又南遷至湖南長沙,遂以國名"羅"爲氏。 2、出自他族或他姓加入。一是,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實行漢化,將原鮮卑族複姓多羅氏、叱羅氏皆改爲漢字單姓羅。二是,唐代,西突厥(遊牧於今新疆大部分和中亞部分地區的少數民族)可汗斛瑟羅歸附長安,留居中國,其子孫以"斛瑟羅"爲氏,後簡爲羅氏。三是,賴氏族人也有在春秋戰國之時爲楚靈王所害,改羅、傅二氏的。四是,清代愛新覺羅氏中有的也改姓羅。

【姚】 1、出自嬀姓。相傳五帝之一的舜有生於若水,居於地丘的後代,因生在姚墟,其後子孫便以地爲氏,稱爲姚氏。又相傳舜在當帝之前,四岳曾向帝堯推薦過陶唐氏,舜繼承王位後曾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讓他們居住在嬀河邊。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嬀河邊居住的,便以嬀爲姓。武王滅商後,找到了帝舜的後裔嬀滿,武王把他的大女兒嫁給嬀滿,並且封他于陳。傳至年仲敬氏時因避王莽亂居於吳郡,改姓爲嬀。傳五世後,複改爲姚姓。 2、出自子姓。據路史記載,春秋時有姚國,爲商族的後代,他的子孫便以國爲氏,稱位姚氏。 3、他族改爲姚姓。據有關史料所載,西晉時有羌族首領姚戈重,本是漢時西羌燒當氏的後人,他們自稱是帝舜的後代,故而改姓姚。

【朱】 1、出自曹姓,是顓頊帝的後裔。相傳顓頊帝有個孫子叫陸終,生有6個兒子。其中,第5個兒子叫安,姓曹,封在曹(今山西東定陶縣西南)。周武王滅商後封弟弟振鐸在曹國,稱爲曹叔振鐸;改封曹安的苗裔曹挾在邾國,稱邾子挾,附庸于魯國鄒縣。春秋時,傳至儀父,見齊桓公稱霸諸侯,便附從于齊,進爲子爵之國,亦稱邾婁。戰國時,邾國被楚國所滅,其公族子孫遂以國名"邾"爲氏,後又有人去邑以朱爲氏,稱朱氏。 2、朱虎是舜帝時的大臣,他的後代有以朱爲姓的。 3、宋國的開國君主宋微子啓(商紂王的庶兄)有裔孫朱暉,原以國名爲氏,稱宋氏。春秋時,諸侯滅宋,其後裔逃至碭(今江蘇碭山縣),改宋氏爲朱氏。 4、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有鮮卑族複姓濁渾氏、朱可渾氏改爲漢字單姓朱氏。

【方】 1、出自姬姓,以字爲氏。西周後期宣王時有大夫方叔(姬姓,字方叔),因功受封於洛(今河南洛陽),他的子孫以他的字爲氏稱方氏。史稱方姓正宗。 2、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之後裔。傳說神農有後裔開始得雷姓〈?代孫帝榆罔之子雷,黃帝伐蚩尤時,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爲今河南葉縣南),其後子孫有以地爲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黃帝時嫫母之後。亦爲河南方氏。 3、出自姬姓,爲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于翁山,後以邑名爲氏姓"翁"。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6姓。其中第4子分姓方,其子孫也姓方。

【江】1、出自嬴姓,為顓頊裔孫伯益之后。相傳帝顓頊有個孫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撿到一只燕子蛋,吃下去以后就懷孕了,生下兒子大業。大業娶少典氏女子女華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時就賜他嬴姓,這樣,伯益就成了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伯益傳至十几代,經夏、商,至西周時,伯益的后裔受封于江,春秋時被出國所滅,子孫就以國名為氏而姓江。2、出自姬姓,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餓支庶子孫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縣東,一說在今廣東省翁源縣東),后以邑名"翁"為氏。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個兒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6姓。其中次子處恭,分姓江,其子孫也姓江。

【洪】 1、爲上古炎帝神農氏之後--共工的後代。共工本姓共氏,從黃帝時起就擔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職,被人們尊爲水神。顓頊帝時,共工起兵爭天下,後失敗。傳說他失敗後一怒之下撞倒了西北方支撐天地的不周山。到大禹時,共工氏又起了不臣之心,大禹鎮壓了他們後,就把他們放逐到了江南蠻荒之地,共工氏的後人在江南定居後,爲了讓後世子孫記住他們的祖先作過水神,就給共字加上水旁,以此作爲自己的姓氏,這樣就形成了洪姓。 2、以國爲姓。西周時,有人被封到共,建立共國,稱爲共伯。春秋時,共國被衛國所滅。共伯的後代就用國名"共"作爲自己的姓氏。後來因爲避仇改爲洪姓。 3、爲避諱改姓洪。如豫章宏氏,爲避唐明皇忌諱,改姓洪。五代時參知政事劉弘昌、劉弘果二人,爲避宋太祖之父趙弘殷之諱,遂改"弘"爲"洪",並改劉姓爲洪姓。

【呂】 1、出自薑姓,以國爲氏,其始祖爲呂侯即呂尚,又稱薑子牙。相傳上古部族首領神農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爲姓,稱薑姓。後來薑姓羌人發展出四支胞族既"四岳",呂部族就是其中一支。該部落的首領在夏時被封爲呂侯,建姜姓諸侯國呂國(在今河南南陽)。春秋時,呂國被楚國所滅,其後子孫以國爲氏,稱呂氏,史稱呂姓正宗。古時,在今河南新蔡,又有一呂國,史稱東呂,實爲南陽呂國分出的一支。春秋時,東呂爲宋所滅,其後裔也以國爲氏,稱呂氏。 2、出自魏氏。春秋時晉國有呂氏,系從魏氏分化而來。 3、出自少數民族改姓。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漢化,原鮮卑族之代北複姓叱呂氏、叱丘氏改爲漢字單姓呂氏。五代後周時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呂陵氏爲漢字單姓呂氏。

資料來源﹕
http://www.andrew0668.com/fcgi-bin/lb51/topic.cgi?forum=44&topic=207
http://yuzx.com/w/article/w-02-09.html

Labels: ,

3 Comments:

Blogger 呼吸的747 @ 747 is breathing said...

way少,你的论文是想转码头了是吗?

7/28/2006 09:19:00 pm  
Blogger 血大夫 said...

多谢指教

改天有空我再作功课看看有没有祖先是双手也沾满鲜血的

你几时弄了旁边那个我的最爱??

7/29/2006 06:36:00 am  
Blogger W said...

747﹕如果可以轉﹐倒是不錯。自從﹐交了第一份 PROPOSAL 之後﹐我便懶得繼續動工﹐擱著﹐等教授催再打算。顯﹗

BloodDoc﹕旁邊那個最愛嘛﹐昨晚到人家的店去逛時﹐東按按西按按﹐覺得這個 ‘豆瓣’還蠻好玩的﹐便要了下來。

可以選擇和喜歡同樣書籍﹑電影和音樂的人交流。而且﹐選擇多到﹐逛了冰山一角﹐我便棄權了。累﹗

反正﹐右邊那兒空著也是空著﹐放五六張照片﹐介紹介紹我喜歡的專輯也不錯。

PS﹕也可選擇電影或書籍或全部。

7/29/2006 11:48:00 am  

Post a Comment

<< Home